如何選校?3個維度了解學校文化!
閱讀: 591 發表:2年前「ELITE顧問分享專欄」,每周為大家帶來海外要聞、申請資訊等信息,讓大家掌握最新留學動態!
本期分享顧問
Theo W.
Elite 精英留學顧問
香港中文大學法學博士,英國名校愛丁堡大學教育學碩士,本科獲四年全額獎學金保送英國。
投身國際教育行業逾10年,持有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升學指導專業證書,曾擔任英國文化協會推廣大使。擅長全方位規劃學生的個人發展:升學規劃/職業導向/學術研究。
本期話題
選校:學校文化
選校的考量因素都會有「學校文化」這一項,可是什么是學校文化?很多時候我們了解到的學校文化都是從校方自己的說法中了解到的。可是,學校文化是學校自己說什么就是什么嗎?
A
比如,A學校將其文化定義為創新和具前瞻性的學校。他們說,“沒有其他學校像我們一樣這樣做。我們是最創新的。”但實際上,可能這所學校與校園外發生的事情已經脫節,學校自認為的創新可能不像社區認為的那樣具有創新性。
B
B學校說他們以其社區精神以及將社區聚集在一起的使命和傳統而自豪。可是傳統往往慶祝的是過去好幾代畢業生的文化。植根于過去的自豪與現今存在的社區脫節。而且,植根于過去的價值觀,有些更有可能對現今社區成員具有排斥性甚至傷害性。一所學校能否在堅持天生排他性的傳統的同時具有包容性?
C
C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的選擇性高中,以培養具有嚴謹學術經驗的“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而聞名。這所學校現在發現自己處于一個創新多變的開放市場,學生更渴望學習實際的軟實力和擁有多面向的學習體驗。傳統名校的學校文化需要如何轉變,以便學校能夠以新的方式為學生服務?
D
D學校一直將其文化定義為培養,溫暖和高度個性化——通過小班授課使每個學生都能與老師和同齡人建立密切的關系。這是學校的賣點。可是,面對外圍環境的經濟壓力,學校的財務狀況需要學校增加班級規模和縮小教師規模。
由此可見,很多時候學校提倡的校園文化屬于一種自身的定位或招生口號。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觀察一所學校的文化呢?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前教授和組織理論家Edgar Schein對此建議了三種可觀察到的學校文化表現形式:學校行為、學校儀式、學校文物。
1
學校儀式
儀式指是重復的動作,重復而充滿特殊意義。學校的會議是否總是以相同的方式開始, 這是有目的的還是偶然的?學校有舉辦什么活動可以把整個社區聚集在一起?學校提供了什么獎勵,獎勵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學校有什么標志性的活動?
比如,一個學校的儀式可能是當學生舉行例行的學生聚時,他們會邀請學生站在一個圈子里,分享當下的公告、反思或感激之情。整個小組可能有一個儀式,就像一個小組鼓掌,展開活動的過程和結束的體驗都有特定的方式。或者,例行的學生聚會中,學校會要求學生安靜地坐在一排,老師負責與他們對話,整個聚會的開始和結束都由老師宣布。這些儀式中的每一個動作都傳達了關于角色,溝通和權力的信息。
2
學校文物
學校展示了什么,沒有展示什么?他們希望傳達什么信息?而這些信息對你的考量來說重要嗎?學校的設備,還有這些設備是否所有學生都可以使用?成績單、學校的日常日程安排、畢業生肖像或其他基礎文件也屬于是學校文物的一種。選校的時候,這些學校文物可以為該校的文化提供一些線索。
比如說,有些學校掛著幾十張退休教師的照片,然后他們都是白人。有些學校掛著的是學生精心策劃的作品展覽。有些學校的墻壁是空白的。學校的展示面和不展示面都反映了學校相信的文化。而這些文化是否與您的價值觀結合呢?
3
學校行為
學校經常發言的角色是透過誰?管理人員?老師們?畢業生們?學生們?他們所展示的內容是什么?學校如何規范他們學生的在校行徑?如何規范整個學校體現出來的感覺?
在經典高中電影《Mean Girls》中,有一個標志性的時刻,就是Janice和Ian向主角Cady展示了自助餐廳的地圖,指出了組成學校社區的各個群體以及他們通常坐在哪里,它可能顯示誰坐在位置權威的人附近,誰單獨坐著,以及人們是否按衣著類別,性別或種族分組。這些行為都反映著學校的文化。
所以,一所學校的文化可以從學校的儀式、文物和行為找端倪。在選校的時候,大家不妨參考以上由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前教授和組織理論家Edgar Schein提供的建議。如果想具體了解自己與學校的匹配度,咨詢Elite專業顧問!
您身邊的國際教育專家
守護每個孩子的夢想
進入美高/美本申請資訊群
添加精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