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大學的畢業生最會賺錢?2022全球大學富豪校友排行榜出爐!
閱讀: 743 發表:2年前先前,美國數據咨詢機構Altrata發布一份全球大學校友富豪排行榜。
該排行榜將個人資產凈值超過3000萬美元(約2億人民幣)人士定義為超高凈值(Ultra high net worth | UHNW)人士。以這個標準篩選,全球共有超過35萬人被收入。
根據這些超高凈值人士的畢業學校(包括本科和研究生),Altrata發布了此次排行榜。
在美國本土大學中,哈佛大學以17660名超高凈值校友數量遙遙領先,穩居第一!
校友捐款是美國大學最重要的捐款來源,看到哈佛數量如此之多富豪校友,就不奇怪哈佛為什么“富可敵國”了!
緊隨哈佛大學的是斯坦福大學(7972人)和賓大(7517人)。
//
位列第4至20名的依次為:
哥倫比亞大學(5528人)
紐約大學(5214人)
西北大學(4345人)
麻省理工(4089人)
耶魯大學(3654人)
南加州大學(3594人)
芝加哥大學(3588人)
德州大學(3407人)
普林斯頓大學(3173人)
康奈爾大學(2911人)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2906人)
密歇根大學(2881人)
圣母大學(2804人)
弗吉尼亞大學(2568人)
喬治城大學(2505人)
波士頓大學(2310人)
邁阿密大學(2285人)
在上榜的前20所美國富豪校友最多的大學中,除了德州大學等少數公立大學之外(公立大學學生規模通常是私立大學的數倍),絕大部分都是私立精英大學。
有錢人讀精英私立大學,精英私立大學畢業生賺大錢——不難發現,美國的教育其實早就進入了小圈子的“內循環”。
Altrata的報告也指出,強大的校友網絡是畢業生個人社交網絡和求職的重要依賴因素,讀名校很大程度上是在拼“圈子”。
//
除了美國大學,Altrata還給非美國大學進行了排名。
其中英國劍橋大學位居第一(4149人)、新加坡國立大學第二(3654人)、英國牛津大學第三(3346人);
中國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也榜上有名。北京大學以1101人位居第8,清華大學以1100人位居第9;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也有兩所大學上榜,分別是孟買大學(1131人)和德里大學(1027人)。除此之外,上榜的均是發達國家的大學。
除了以上綜合排名,Altrata此次報告還有細分項的排名。
在資金來源上,美國排名前50大學中有75%的超高凈值人群的財富是靠自己賺取(相對于繼承),其中加州理工學院以91.7%的比例位居第一。這也說明憑借技術專業在美國更多賺大錢的機會。
在美國以外的前50大學中,67.4%的超高凈值校友群體人群的財富是靠自己賺取。
值得注意的是,前五的大學中,有三所是中國大學:
//
北京大學(93.6%)
復旦大學(93.6%)
中國人民大學(92.1%)
另外兩所大學分別來自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和南非。
在年齡上,美國前50超高凈值校友榜上的平均年齡是62.0歲,非美國大學的平均年齡為55.6歲。
在超高凈值校友國際化程度上,國際富豪校友占比最大的5所大學分別為:
//
波士頓大學
南加州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
喬治華盛頓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不過在美國以外的大學中,超高凈值的國際校友比例高的有些夸張: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92.1%)、曼切斯特大學(87.8%)、愛丁堡大學(84.8%)、倫敦政治經濟學院(79%)、倫敦帝國理工(77.4%)位居前五!
?強大的校友網絡可以在畢業生完成學位后很長時間內為他們提供好處,這些網絡為學校畢業生提供終身學習、社交和職業機會,以各種方式回饋學校社區為交換,例如指導在校學生、加入地區俱樂部以及參加校園活動。
校友網絡有多重要?
根據2019年的數據,哈佛大學本科錄取率為4.5%,再創歷史新低。根據NBC新聞報道,“ALDC”學生占據了哈佛大學白人學生總數的將近一半。
而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一項研究得出的數據顯示,非白人的“ALDC”學生僅占16%。
ALDC是“Athletes, Legacies, Dean’s list, or the Children of faculty”的縮寫,指的是“運動員;
哈佛大學畢業生的子女;
院長或主任興趣清單上的申請人,通常包括非常富有的捐贈者和知名人士的子女;
以及教職員工的子女”
由此可見,哈佛大學對于具有家庭具有“哈佛傳統”的學生格外青睞。其實不僅是哈佛大學,許多美國頂尖大學,特別是私立大學,都很看重校友人脈。
為什么美國頂尖大學
看重校友推薦呢?
在英文中有一個詞,叫做“Alma Mater”,中文可以翻譯作“母校”。這個詞不僅代表著一個人畢業的學校,還代表著畢業生對一所大學獨特的氣質風貌的信念和歸屬感。
例如我們提到哈佛、耶魯這樣的常春藤名校,就常會聯想到自由精神和社會責任;提到斯坦福、MIT這樣的工科強校,就能想到兼有務實和創新的科研態度;提到文理學院,就想到博雅、通識、古典。
一所大學除了教授學生知識,還會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留下深刻的精神印記,校友就是學校氣質延伸,看重校友推薦信的分量、讓遍布全球的校友成為招生環節的一部分,也是大學與校友一種雙向的信任和傳承。
對于校友本人來說,如果能夠舉薦自己認可、欣賞的年輕人進入母校,不但為母校生源優化做出了貢獻,而且對于自己未來的事業發展和人脈擴展,也有著潛在的利好。
此外,美國大學的經濟來源除了學費收入、科研基金等,校友捐贈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學校培養學生,為學生提供成功的資源和土壤。學生在獲得一定的經濟和社會地位之后,反哺學校,捐贈物資和款項來支持學校的長期發展。
但是校友捐贈的維護和開源是一項大工程,大學經過長期的實踐發現,當一個原本就緊密聯結的團體(例如一個家庭、一個社區、一所高中)中的許多成員都就讀過同一所大學,他們對這所大學的忠誠度和歸屬感就會更加強烈,這種積極的感情會促進校友捐贈。
校友還可以加強他們的專業網絡,發展他們的技能和職業生涯,并獲得會員福利,包括合作伙伴折扣、保險和繼續教育課程。
強大的校友網絡也為學校帶來了好處。建立的校友網絡通過校園和社區活動和參與積極宣傳學校。在讀學生通常在畢業前從校友網絡中獲益最多,他們可以通過與其他校友建立聯系或加入指導計劃來獲得職業建議,從而開始建立自己的專業網絡。
如何與校友聯系?
擁有最強大校友網絡的大學會舉辦活動和俱樂部,鼓勵校友和學生交流和分享聯系信息,許多大學還提供課程和指導計劃,在這些群體之間建立聯系。
縱然沒有校友/教職員工/知名人士子女的天然優勢,很多人也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校友推薦。如果學生就讀于一所學術聲譽極佳的高中,那么在老師的幫助下,聯系到高中校友中的名校畢業生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向學長學姐尋求升學建議和學習經驗的同時充分展現自己的性格和特長,有機會的話一起參與一些活動,然后請求他們的推薦。
校友推薦的作用雖然不可小覷,但是并不能“化腐朽為神奇”。如果申請者在學術表現(例如GPA,標化考試等)、性格品質(行為習慣、言談舉止)等方面暴露出比較明顯的缺點,校友推薦的力量是不足以彌補的。
換言之,校友推薦只能幫助一個學生在其他幾位實力旗鼓相當的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美國大學申請結果之所以難以量化,是因為申請的評定和審閱遵循“以人為本”。申請者不是成績單上的數字、獎狀獎杯的疊加、或者推薦信上的一個名字。
申請者是所有申請材料投射出來的有血有肉的生動模樣。除了展現自己的優秀,更要展現自己的溫度和能量——頂尖高校吸引我們的,不也正是溫度和能量嗎?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海外留學資訊、個人定位、申請規劃,歡迎咨詢Elite專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