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公布,背后那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閱讀: 3136 發表:2年前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10月7日揭曉!
今年得主包括一名個人及兩個組織,由白俄羅斯人權活動家阿列斯-別利亞茨基、俄羅斯非政府組織紀念館以及烏克蘭的“公民自由中心”共同獲獎。
*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一個個人及兩個組織。
(取自諾貝爾獎官網)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表示,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畢亞利亞茨基、“紀念”以及“公民自由中心”,希望借此向在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這3個鄰近國家,捍衛人權、民主與和平的杰出貢獻者致敬。
委員會指出,通過他們對捍衛人類價值、反軍國主義,以及法律原則的持續付出,今年的得獎者重振并榮耀了諾貝爾獎創辦人諾貝爾(Alfred Nobel)對于國與國之間的和平與博愛愿景,這也是當今世界最需要的。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得獎者致力推動人權、消除暴力的努力,不會被遺忘。
獲獎者介紹
阿萊斯·比亞利亞茨基
(Ales Bialiatski)
比亞利亞茨基出生于1962年9月25日,是一名白俄羅斯政治活動家,因擔任白俄羅斯主要人權組織Viasna人權中心負責人而聞名。他還擔任國際人權聯合會的副主席。比亞斯基因促進本國人權和民主的努力而獲得多個獎項。
俄羅斯人權組織紀念館
(Memorial)
紀念館成立于1989年,是一個俄羅斯非政府組織,主要由于其在車臣的工作而聞名于西方,并于2009年獲得歐洲議會的薩哈羅夫獎。
烏克蘭人權組織公民自由中心
(Center for Civil Liberties)
公民自由中心于2007年在基輔成立,其目的在于推進烏克蘭的人權和民主。
關于諾貝爾和平獎的那些事
1
近幾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2021年
瑪麗亞-雷薩,德米特里-穆拉托夫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瑪麗亞-雷薩和德米特里-穆拉托夫,以表彰他們為保障言論自由所做的努力,言論自由是民主和持久和平的前提條件。
2020年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公布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為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以表彰該組織為解決全球饑餓問題所做的努力、為改善環境所做的貢獻、為受沖突影響地區爭取和平的努力,以及它對防止饑餓被用作戰爭與沖突的武器方面的推動 。
2019年
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以表彰他在謀求和平和國際合作方面所作努力,尤其是在解決與厄立特里亞邊境沖突方面的決定性舉措。
2018年
德尼·穆奎格,納迪婭·穆拉德
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剛果(金)婦科醫生德尼·穆奎格和伊拉克人權活動人士納迪婭·穆拉德,以表彰他們為反對在戰爭和武裝沖突中使用性暴力而做出的努力。
2017年
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
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以表彰該組織致力于普及核武器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相關知識以及爭取徹底消除核武器的努力。
2016年
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菲弗宣布把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以表彰其為結束該國歷時50多年的內戰所作出的努力。
2015年
突尼斯全國對話大會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菲弗表示,突尼斯全國對話大會促成了一個通過和平與非暴力方式解決沖突的良好平臺,打造了能夠確保公正和穩定的組織機構,展示了對話與合作的意愿。
2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曾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曾在1917年、1944年和1963年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
1917年,因其竭盡全力保護第一次世界大戰各方戰俘的權利,包括讓戰俘與家人建立聯系的權利等而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1944年,為表彰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量人道主義工作,紅十字國際委 員會再次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1963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第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該組織100年來在保障人權上所做的努力。
3
首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女性
在六個諾貝爾獎項中,諾貝爾和平獎是女性獲獎人最多的獎項。截至2019年,共有17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
1905年,首位女性得主獲得和平獎,她是當時奧匈帝國的貝爾塔·馮·蘇特納。
*貝爾塔·馮·蘇特納
她于1891年創立了奧地利和平主義組織。她的國際聲譽來源于國際和平主義期刊《Die Waffen nieder!》的編輯職務,1892年到1899年她擔任此雜志編輯,雜志的名字也是用她的書名命名的。她的和平主義思想受到亨利·托馬斯·巴克爾、赫伯特·斯賓塞和查爾斯·達爾文作品的影響。
雖然她與諾貝爾生前只有短暫交往,但普遍相信諾貝爾在他的遺囑中指明加入和平獎項到諾貝爾獎是主要受到她的影響。在奧地利歐元硬幣的2歐元硬幣上可以看到她的頭像。
4
希特勒曾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如果說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名滿天下,但諾貝爾和平獎則從來充滿政治操弄。
1939年希特勒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這是諾貝爾和平獎爭議最大的一年。給希特勒提名的是瑞典的議員埃里克·勃蘭特,他在推薦信里這樣寫道:“我提名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為1939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他比世界上任何人更應獲得這個卓越的獎項。阿道夫·希特勒是為最不可思議的自由而戰的斗士,數百萬人把他視為和平王子。”
這封推薦信充滿尖銳的諷刺語氣,顯然是在說反話。這位瑞典議員之所以提名希特勒,其實是為了嘲諷當年另一位諾貝爾和平獎熱門候選人——英國首相張伯倫。
英法當時跟德國簽訂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議》,用“抱薪救火”的方式出賣小國的領土給德國,希望能換來“和平”。他們認為德國真的會遵守慕尼黑協定,老老實實地去和蘇聯干,而不來打擾他們。因為在綏靖上做出的巨大貢獻,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提名了張伯倫。很多人都覺得,張伯倫都被提名了,跟他一塊簽署“和平條約”的希特勒也應該一起拿獎!
如果希特勒不急著撕毀《慕尼黑條約》的話,1939年的諾獎大概率就是他和張伯倫共享。然而,獲得提名僅僅2個月,希特勒就撕毀條約,繼續擴張,8個月后就“閃擊波蘭”。和平獎最終頒給了南非的一家研究機構。
05
奧巴馬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2008年剛上任2周的奧巴馬就被光速提名諾貝爾和平獎,沒過幾個月還真拿獎了。特朗普現在都在忿忿不平地說:“他自己都不知道為啥能拿獎!”
諾貝爾評審委員會給奧巴馬的頒獎詞是:“表彰他在促進國際外交以及各國人民合作上做出的非凡努力!”
2015年10月3日,美軍AC-130炮艇機炸毀了阿富汗昆都士市的一家人道主義醫院,42名病人和醫護人員當場死亡。最可笑的是,這家醫院是1999年的諾貝爾獎得主——“無國界醫生組織”開辦的。
2015年,等到奧巴馬快退休的時候,諾貝爾秘書長表示后悔頒和平獎給奧巴馬。
*文章整理自新華社、共青團中央、中國日報網、百度百科等
想了解更多留學申請、個人定位、申請規劃等事宜,歡迎咨詢Elite專業顧問!
![](https://asset.findingschool.net/attachments/company/51238c5fdec2d8107c55f4bc68767922.jpeg)
![](https://asset.findingschool.net/attachments/company/2021122415061830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