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問
女兒今年9月份讀7年級,在北京一所國際學校上學。最晚2016年年底我們才能拿到綠卡。我們應該如何規劃孩子的留學呢?是申請2016年秋的8年級還是2017年的9年級(那時應該有綠卡身份了)。現在應該做什么準備嗎?簡單介紹一下孩子:她屬于獨立,自律型的孩子,學習能力較強,連續四年暑假在國家圖書館做義工,評劇得過兩次北京市級賽二等獎,酷愛讀書,文章得過幾個全國性的一等獎,并有在期刊雜志上發表。英語還不錯,但至今未參加過標準化考試,比如托福和SSAT等,喜歡花樣滑冰和乒乓球但沒參加過比賽。非常感謝!
回答于2015-06-18
(因為超過1000字,所以不得不分為兩段。這是第一段)
您的問題很有普遍性,最近咨詢我們的家長中象您這樣的情況 (在申請 Eb5 的同時給孩子申請美高)的非常多。在 FS 上前些天也有個家長有類似的問題,您可以參考這個鏈接:
http://m.61mw.com/answers/6817 在這個帖子里,我把好學區的頂尖公立學校和頂尖/很不錯的私立學校進行了對比,您可以參考一下。因為我的孩子在頂尖公立和頂尖私立都讀過,所以我的切身體會一定會對您有很大幫助。
針對您的問題,是申請2016年秋的8年級(沒有綠卡,孩子需要 I-20)還是2017 年的9年級(那時應該有綠卡身份了)? 我認為各有優缺點,您需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和家庭的情況作出最后決定。 如果申請2016年秋的8年級,我個人建議家長要陪讀(當然,如果家長特別舍得,而孩子又特別自覺成熟,也許不需要陪讀,但是我個人不推薦),如果家庭情況不允許陪讀,就不要這么早來,等到2017年再申。 在家長可以陪讀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申請2016年秋的8年級,在申請寄宿學校的同時(做寄宿學校的走讀生),申請一些發 I-20 的走讀學校以及一些必須要求家長陪讀的發 I-20 的學校(我可以給您推薦一些這樣的學校)。
問
女兒今年9月份讀7年級,在北京一所國際學校上學。最晚2016年年底我們才能拿到綠卡。我們應該如何規劃孩子的留學呢?是申請2016年秋的8年級還是2017年的9年級(那時應該有綠卡身份了)。現在應該做什么準備嗎?簡單介紹一下孩子:她屬于獨立,自律型的孩子,學習能力較強,連續四年暑假在國家圖書館做義工,評劇得過兩次北京市級賽二等獎,酷愛讀書,文章得過幾個全國性的一等獎,并有在期刊雜志上發表。英語還不錯,但至今未參加過標準化考試,比如托福和SSAT等,喜歡花樣滑冰和乒乓球但沒參加過比賽。非常感謝!
回答于2015-06-18
(因為超過1000字,所以不得不分為兩段。這是第二段)
這樣做的好處是孩子可以提前一年過來適應環境提高語言,把適應期從關鍵的9年級提前到 8年級,而且孩子申請8年級的這個過程就是以后申請9年級的一個 practice,讓孩子積累一些申請美高的經驗會非常好。但缺點是太折騰,因為估計您申請的8年級這個學校不是極其好的,所以您一般不甘心,還是想讓孩子再考個更好的學校,這個想法是對的。但是,需不需要這么折騰,您作為家長想不想這么折騰,完全是家長的性格所決定得。 有的家長就是喜歡折騰型,覺得為了孩子,哪怕是有一點點優勢,都會去嘗試,去折騰,而且很enjoy 折騰的這個過程。而有的家長覺得差不多就行了,搞那么累干嗎,能給孩子提供好的條件盡到做父母親的心意就很好了,沒必要為了孩子作出過分的犧牲,適可而止就行。這倆種想法都是對的,您在做決定的時候可以結合您自己的想法和家庭及孩子的情況。 如果是申請2017 年的9年級,因為您那時已經有綠卡,所以可選擇的范圍要比一般的國際學生大得多,我個人認為您一定要充分利用這個好條件,除了要報那些頂尖的寄宿(做寄宿學校的走讀生)還要報一些頂尖的走讀和比較不錯的走讀。因為頂尖的走讀是極其難考,很多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孩子都考不上,所以要有比較不錯的走讀來保底。 如果您想選擇頂尖的公立學校,也是個很好的選擇,您可以參考我前面給出的link。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問
中國學生,條件不錯,正在讀8年級, 申請九年級時Exeter, Groton, St.Mark, Deerfield等學校給了waiting list,很不甘心,最后上了Georgetown Preparatory School, 打算今年再申一次。請問申請頂尖寄宿中學(前十)需要什么條件?成績,課外活動,面試,文書等都要達到什么檔次?我的條件在之前的提問里提到過:
我現在ssat同年級95%,同性別94%,托福108,就讀8年級,在北京一所很好的初中,實驗中學,GPA90以上,4.0。我開了個小公司,有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籃球也很喜歡打,每天打2小時以上。每周打網球,踢足球。音樂節是領唱。有時候彈吉他,小學吹嗩吶,跟著民樂團獲過獎。小學好像是全國第一。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小學跟著田徑隊在西城區運動會也得了獎。文書寫的還可以。對人生有些見解。面試也還不錯!
回答于2015-06-18
從您的描述可以看得出,您已經很優秀,但是 top10 的學校或多或少有時候有運氣成份在里面,有時候有點tricky。如果您覺得實在是不甘心,可以考慮再次申請這些學校,但有幾點一定要考慮清楚再做出決定。第一:再次申請必然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您能否保證在申請的同時不會影響在 GPS 的 GPA, 因為萬一這次申請沒有被任何top10錄取,而您的 GPS 的 GPA 不太好就會直接影響到您將來申請大學。而如果不重新申請美高,您可以全力投入到高中的學習和活動,做好高中的規劃,考個頂尖大學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第二,您要知道,您在 top10 的美高未必有在 GPS 畢業去的大學排名好,因為競爭要激烈的多。 Top10的很多學生去的都是很一般的大學。特別您提到想考哈佛,我理解咱們中國家長及中國學生的哈佛情結,但是,如果想考哈佛,則應該避開這些頂尖私立高中和某些頂尖公立高中。單從數據上看,一些頂尖私立和頂尖公立被哈佛錄取的人數很多,但是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 legacy 和哈佛教授的孩子(教授孩子多在波士頓附近的頂尖私立和頂尖公立),還有就是像潘石屹的孩子一樣,孩子還在讀頂尖私高,父母親已經捐了足夠的錢給哈佛哈佛已經給他們留出位置,所以這些光鮮的錄取數字多半跟咱們普通老百姓關系不大。 當然,如果您覺得您并不是特別看中以后被錄取大學的排名,就是特別想到這些頂尖私高感受一下,那我覺得完全可以再申請,能進入top10的學校都是有理由的,您在里面接受的教育,見的世面和接觸的人群都會是與眾不同的,對您將來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問
孩子今年7年級,打算8升9,剛著手準備,英語水平不錯,托福105 ,ssat90%,文理沒有特別的偏好,喜愛體育(乒乓球和籃球,游泳)但不算特長,文藝藝術方面沒興趣。
孩子開朗直爽,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很強,有很強的上進心,很喜歡美式教育。請推薦幾所適合孩子的學校,要求:
1、安全性好
2、寄宿或陪讀都可以
3、孩子嚴謹認真,適合學術性強的學校
4、高中畢業走向要好,最終目標是進入好一些的大學
沒有經驗,暫時只想到這些,請大家指點。謝謝!
回答于2015-06-14
(因為有1000字的限制,所以分為兩段。這是第一段)
您孩子成績挺好,更關鍵的是性格和自控力很好,所以我覺得您的孩子以后錯不了。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您的孩子既然有很強的上進心,我個人認為您在把控孩子留學的大方向上的同時,要注意給孩子減壓。這是一個大部分家長都不太重視的問題。上名校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同學間 peer pressure 過大,孩子由于上進心很強會導致自己對自己要求過高,push 自己太狠,長此以往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孩子會很不開心。 有一個孩子,非常優秀,從波士頓一所非常頂尖的高中考入哈佛,哈佛畢業后卻選擇去遠離波士頓的一個小城到快餐店打工一段時間,他說感覺太累了,對這些年在高中和哈佛中所經受的壓力 感到厭煩,所以想逃避一段時間(當然這只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哈佛絕大部分孩子都不是這樣的)他的父母親覺得造成這個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的上進心很強,在高中和大學這些年壓力過大,父母親沒有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減壓和心理疏導。所以,看到您說 您的孩子有很強的上進心,我就多說了上面這些話,希望對您做一點點提醒。我想, 普天下的父母親,最想要的還是希望孩子happy。至于上名校,以后事業大有作為掙大錢等 都應該排在這之后。
問
孩子今年7年級,打算8升9,剛著手準備,英語水平不錯,托福105 ,ssat90%,文理沒有特別的偏好,喜愛體育(乒乓球和籃球,游泳)但不算特長,文藝藝術方面沒興趣。
孩子開朗直爽,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很強,有很強的上進心,很喜歡美式教育。請推薦幾所適合孩子的學校,要求:
1、安全性好
2、寄宿或陪讀都可以
3、孩子嚴謹認真,適合學術性強的學校
4、高中畢業走向要好,最終目標是進入好一些的大學
沒有經驗,暫時只想到這些,請大家指點。謝謝!
回答于2015-06-14
(因為有1000字的限制,所以分為兩段。這是第二段)
回到您說的選擇學校問題,孩子是應該按照您的計劃再考一次托福和ssat ,相信他可以考得更好些,這樣可以有利于沖刺更好的學校。如果您能夠有條件陪讀,那當然更好,這樣可以多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的關系可以 bond 的更緊密。但是,如果您陪讀實在是犧牲特別大,那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孩子自控力很強,上進心很強,一個人在美國讀寄宿學校也沒有任何問題,以后也會發展的很好。如果您可以陪讀,孩子選擇學校的范圍就大了:孩子可以選擇寄宿學校的走讀形式,每天回家; 或者就住在寄宿學校,周末回家;或者選擇一些頂尖的走讀學校每天回家。 如果申請寄宿學校,那些好的寄宿學校都滿足您的要求,除了標化成績及孩子特點特長,還要根據家庭孩子情況和期望跟學校進行match ,剩下的就是看孩子能否被錄取了。如果同時也要申請幾所發 i-20 的頂尖走讀學校,可以看一下 前一陣子我們討論過的 common wealth,
(您可以參照這個 link:http://m.61mw.com/answers/6775)
Commonwealth可以發放I-20,也就是說可以接收中國學生。學校托福至 少要求100分以上,SSAT平均在90%,不提供ESL課程,所以期望孩子英語聽說讀寫流利。對于國際學生,學校要求至少有一個家長應該在附近居住或者即將搬過來居住,這一條限制了那些家長無法陪讀的很國際學生。commonwealth學校不大,9年級入學的學生每年總共大概招收35-40個學生,所以他們招的國際學生相對而言就很少。2015年入 學的學生中甚至沒有國際學生,而往年一年也就招一兩個。 學生的大學去向也非常好。Commonwealth只是這些學校中的其中一個例子而已。 當然,我不是說,孩子就應該選擇申請 Commonwealth這個學校,只是說此類的學校也許對您的孩子是個選擇。但是,如果您的孩子更喜歡大的學校,喜歡嘗試各種俱樂部,嘗試各種活動,那么我建議就不要申請 Commonwealth ,畢竟學生少,各種俱樂部和活動肯定沒有大學校那樣豐富。 所以,選校的事情是要根據孩子情況家庭情況和孩子家長的期望好好考慮。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也一定要把 reach schools, match schools 和 safety schools 選好,以保證有學校錄取。
這些是我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問
現在在選學校,這四家孩子都很喜歡,請問這四所每所大概排名多少?哪所最優秀(包括畢業走向等)?哪家稍差?謝謝。The Gunnery ,Westover ,The Hun School of Princeton,St.James。
回答于2015-06-12
St James, Hun, Westover 都屬于除了幾個頂尖以外非常好的學校, St. James更突出一些。但學校各有特色。 Hun School 學生人數多,課外活動能更豐富,所處地點有優勢。St James 學生人數少,學校氛圍溫暖,Westover是女校,對女孩子自信和獨立的培養和照顧更貼心。三個學校的學生的大學去向都很不錯。Hun school 地處NJ,去 UPEN, NYU, Princeton的多,St. James地處大華盛頓地區,去Georgetown的比較多,westover在康州,去yale georgetown BC的較多。
有關學校的排名,贊同傻爸和兔媽的看法。分類分檔比僵硬的排名更重要,更有意義。比如說前面20個一個檔,20-50一個檔。同檔次內的不用太糾結前后,主要看特色,氛圍,特殊需要,地點,氣候,中國學生多少去向等等。
另外,面試的時候強烈推薦來美國面試,孩子對校園、老師、學生以及建筑物等的真切感受很重要,有時候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在里頭,或稱作緣分。錄取以后,很多學校都會安排 revisit,讓錄取學生和在校學生在一起上一天的課,去食堂用一頓午餐。這樣下來,孩子肯定能做出選擇。
還有一點,學生和學校的關系在錄取前后很不一樣。學校的錄取比例是一個指標,錄取比列表現了一個學校的受歡迎程度,報考的人數多少,是否熱門。而學校的yield,也就是拿到通知后正式決定去報到的學生比例,多少體現了這個學校在同檔次學校間競爭力。招生官很在乎yield,誰也不想白忙乎一場。他們希望拿到錄取通知的學生都能去報名。因此你要在錄取后再問他們學校的問題,他們會竭盡全力回答你。
問
我今年秋天將去美國讀十年級,因為錯過了九年級,請問大家能否推薦一些較有難度的美國高中必讀書目,來增加背景文化了解和閱讀能力?謝謝!
回答于2015-06-12
可以search 一下那些比較好的高中的summer reading 推薦書目,一般在academics,或者圖書館頁面下。比如milton的:
http://www.milton.edu/academics/summer_reading.cfm
還有這個:https://sites.google.com/site/coxrecommendedreading/classroom-news
不過書的來源可能有點困難。
問
請問:出國前的疫苗記錄和體檢問題。
1.去讀美高之前,一定要去當地的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做出國人員健康證體檢嗎?據說要體檢后才能幫助翻譯《兒童計劃免疫證》。
2.孩子以前的疫苗記錄一定要他們翻譯并蓋章證明嗎?
3.學校讓填寫的體檢表格是否要找個國內會英文的醫生填寫?還是應該到美國體檢?
4.一共在國內找什么機構,要做哪幾種體檢?
謝謝大家!
回答于2015-06-11
中國出生長大的孩子由于沒有固定的家庭醫生,接種疫苗記錄要么不全,要么沒有。不知道現在是什么情況了。一二十年前我們出國時候,都是預先去國際旅行保健中心做一個體檢,中心會給你一個小黃本,醫生根據國內孩子按照法律要求普遍的接種情況謄入你這個年紀應該已經接種過疫苗。小黃本是中英文對照的。
國內帶來的體檢和免疫記錄不一定這兒的學校都可以接受。我的建議是把該接種的疫苗都打了,帶上小黃本,來了美國以后找一個當地的華人醫生,讓當地的華人醫生按照小黃本重新填入該州的體檢免疫記錄表就可以了,需要體檢的話在做一次。其實也就是抽個血,做個皮試,花費在50美元以下。
一個重要的建議是,最好在國內把牙給做了,該補的補,該做矯正的做矯正。美國這邊的孩子都開始在十二三歲戴brace矯正牙齒。一般的保險是不包括牙科和brace的。brace也很貴。另外,孩子如果佩戴隱形眼鏡的話,出發前多配幾副,因為美國這兒買隱形眼鏡必須出具醫生的處方。
問
請教專家,孩子如果在英國考SSAT(10月17號的),那百分比是和當地的英國孩子進行對比算的嗎?
回答于2015-06-10
關于SSAT SCORE REPORT,這里給家長和學生仔細解釋一下,便于大家理解。
在SSAT成績報告單上,會列出以下幾項內容:
1. 考生姓名、目前所在年級、性別、出生年月日
2. 考試的時間、考場編號和考試的級別(中級或高級)
3. 本年級本性別學生的在過去三年的平均權重得分,方便給與學生和學校參考
4. Test Question Breakdown答對、答錯或留空題的具體數目
5. SSAT scaled score 根據你答題情況經過權重以后的得分
6. Personal score range 給出你在近期多次考SSAT得分范圍
7. SSAT percentile 你本次考試成績的百分比
以上前三項都是事實信息,沒有什么可以解釋的。
第四項:答對得一分,答錯或多選扣0.25分,留空得0分。
第五項:根據你答題情況,經鐘形曲線權重以后的得分。權重計算以后,保證一半的學生在中值分以上,一般的學生在中值分以下。這個分數就是我們平常練習時拿著對照表計算后的得分。同時,SSAT還會考慮本次考試的難度。也就是說,盡管第四項答對答錯一樣,但如果難度大的話,這里的權重分就會高。換句話說,每次的對照表都有微調。
第六項:personal score range 如果你在較短的時間內參加了多次考試,這里會列出你幾次考試的得分范圍。這里解釋了許多家長詢問如果孩子參加多次SSAT考試,學校能不能都看到的問題。
第七項:本次考試百分比成績。這個百分比是把該考生的成績和前三年內同年級同性別的考生相比后得出的百分比位置。這里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這個“過去三年同年級同性別”的參考組只包括過去三年內首次參加美國和加拿大普通的每年8次SSAT考試的考生。這里是官方陳述:
The SSAT Percentile (1 to 99) compares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the SSAT with that of other students of the same grade and gender who have taken the SSAT in the U.S. and Canada on a Standard test date in the previous three years. For students who have taken the SSAT more than once, only their first set of scores is included in the norming process。
附件是SSAT官方出的關于成績報告的解釋。希望對你有幫助。
問
老師好,我家孩子現在小學六年級,我想讓他初中二年級畢業去美國讀高中,但不知道如何選擇學校,要做什么準備?
回答于2015-06-10
孩子要做的準備就是趕緊開始學習托福,參加培訓,爭取盡早考出好成績,如果托福成績好,就再準備SSAT, 沖刺一下好學校。
同時要每天堅持閱讀英文原版的書或者雜志以提高英文的閱讀能力,可以讓孩子選取自己喜歡的書或者雜志讓孩子enjoy 閱讀的同時提高英文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兩個月能提高的,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同時讓孩子看一些喜歡的電影或者肥皂劇。如果孩子有特長,可以多關注一些比賽,讓孩子參加比賽,得一些獎項。
選擇學校方面,我個人認為家長如果能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會更好,雖然我認為在申請學校的時候找留學顧問會比較好,但是不希望您像有些家長一樣找了顧問幫忙然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您自己最好要對這些學校近可能的去充分了解,畢竟沒有誰比您自己更了解您的孩子和您對孩子的期望以及您的家庭相關情況。 多到類似findingschool 的網站學習,與同樣要送孩子出國讀書的家長多交流,交換信息,互通有無以開闊自己的思路.
您正在看的是高級特邀顧問(CNP)的專屬頁面,聯系下面郵件了解更多。
partner@findingschool.org
partner@findingschoo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