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這么小,父母能夠陪同的話,當然是走讀更好。父母陪同不僅僅是生活上的照料,更多是孩子發展的全面規劃和安排,包括請家教,課外活動單獨輔導等。
比如說學網球,優秀的選手都在外面有專門的輔導教練做一對一輔導。我認識的一位中國留學生家長在國內已經是少年組冠軍了,來美國后專門找了進入曾經世界排名前50的種子選手單獨培訓。
再比如說學芭蕾,學校提供的條件很難和外面專業的培訓中心提供的條件相比。我就教過一位美國女孩子,課余時間天天去參加芭蕾的培訓,每天平均5小時,去年暑假去紐約百老匯試訓,結果被選中簽約。后來父母還是覺得孩子才13歲,沒有舍得放行。 -
你好,考慮一個學校好壞,并不是僅以寄宿率來考察的,一般學校在城市附近,走讀比例高,寄宿比例低,如果學校是比較偏,反之。同等水平的學校,寄宿申請難度高,是因為寄宿學校總量少,而申請者多,畢竟父母能陪讀的還是要少一些。如果在父母能陪同的情況下,可以申請更好的走讀,譬如我們今年一個學生申請到波士頓頂尖的走讀高中BUA就是一樣的道理,她的標化或者別的軟實力水平申請同等頂尖的寄宿難度很大。如果家長可以陪讀,去到好的走讀,對于孩子在某一項特長方面的持續也有一定好處,因為寄宿學校里面有的活動如果剛好是學生擅長的想要持續的,但是學校沒有提供,想要利于課外時間去參加就比較受限,而走讀的話,家長可以帶著利用周末時間去持續參加。但是寄宿學校,又可以更好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以及和同學相處等。總之,綜合評估吧,不同類型的學校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