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您好, top 10轉正機會相較于其他學校更少一些。但是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可能。
-
家長您好,補錄對于排名較高的高中來說,是增加學生多樣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補錄名單的設置一般是每年招生數的10%左右(因為補錄補的是拿了offer最后卻不去就讀的學生)
補錄一般來說只會看兩個條件: 1:學生的標準化考試成績有重大更新(少數) 2:學生的綜合學術成績略低于錄取平均水平,但是有很明顯的個人特色值得培養,包括家庭背景,興趣愛好等(多數)。
現在階段能夠從WL中爭取能做的步驟如下: 1:發文給學校(love letter)表明申請人對入學的強烈意愿,基本表明只要拿到offer就一定會推掉其他申請入學。 2:詢問校方是否能夠補充提交背景資料,可以的話可以將從提交申請后(去年年底)一直到現在申請人所參與的新的活動及個人成就進一步更新。 其他還有很多細節可以補充,歡迎進一步咨詢。 -
這個問題很tricky。學校之所以設置waiting list往往是因為預備給了offer但沒有被接受的情況下能從waitinglist里挑選補充。當然大學錄取的時候還有很多學校一下給出很多offer,準備了溢出量來填充拒絕offer的部分。高中的生源沒有大學那么穩定,估計溢出量很難準確統計。所以waitinglist還是有機會被挑選出來的。
那么這么好的學校有沒有人拒絕offer呢?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是一個學生往往為了保險起見回同時申請幾所Top10 里的學校,而且往往qualify一所的話就會quality其他的同等排名的學校。那選完自己最想去的就得拋棄其他的。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繼續下來,其他學生舍棄的名額輪到誰去填補呢。這可是很難預測了。不是下一名最優秀的學生就一定會被選上。要看哪個pool里的學生拋了offer往往要從那個pool里選.誰的profile和拋了offer的學生最match?比如拋offer的學生是個游泳大牛,而校游泳隊正需要一個隊員填補。那下一個游泳特長的waitinglist里的學生就有被選上的優勢。拋offer的學生的性別,生源地,特長,年級都得綜合考慮。所以前十的學校要建立一個大的waitinglist以供選擇。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