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我們說匹配,通常如果能在以上兩點上適合孩子,就是比較匹配的:
1) 學術上能夠讓學生有所挑戰,但又不至于挑戰過度;
在從學生將來各方面的發展為出發點來選擇學校時,可以適度地選擇一些對孩子有挑戰的學校,希望能在求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潛力。如果學生當前的水平適合排名前50左右的學校,申請時可嘗試選擇排名前40或30左右的學校,但不適宜選擇排名前20或10的學校。否則,在學生水平沒有達到整體學校水平的情況下,學生容易出現壓力過大而導致的低落甚至抑郁等情況。同時,合適的學術挑戰能夠激發學生,讓他們在挑戰中不斷提高、做到最好,甚至能夠進入全年級排名前5%或10%, 從而為美本申請打下良好的基礎。
2) 在資源上能夠滿足學生在學業、活動、社交、成長等方面的綜合需求;
? 首先要了解自己,比如性格、需求、愛好、 強項以及弱項、獨立性等等,然后再充分考慮哪些院校是最能滿足自身需求的。對于一個學霸來說,在考慮學校時就應主要考慮學校在學術方面的資源是否能滿足學霸型學生的需求;而對于一個喜歡小而溫馨的校園環境的學生,就應該考慮師生比例比較低,且學校氛圍比較友好,學生能得到老師充足的關注度的學校;而對于一個喜歡挑戰,也有非常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執行力的學生,就應該考慮那些提供高強度的學術資源,競爭性比較強的學校;
? 對家長來說,應該充分尊重學生自己在整個申請過程和訪校時對學校的傾向與喜好,不要只關注學校排名而忽略孩子的自身感受,針對美國私校,本就沒有一個被大眾所認可的排名,所以目前的排名僅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涉及到具體學生身上,還是要更謹慎的分析學校和自己孩子的匹配度;
? 每個學校所能提供的活動資源都不同,要充分考慮學校提供的活動資源,或者學校的強勢項目是否和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一致,這是確保在美高這寶貴的4年中,除了學術之外,還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特長愛好的一個保證,這對學生完整人格的塑造以及后期的美本申請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 處于青春期的美高學生,同學對學生的影響甚至會超過父母,所以在挑選學校時,也需要充分考察院校招收美國本土學生及國際生的標準,盡量確保學校生源質量的穩定以及水準。
所以擇校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
? 學校的課程設置,科目安排,體育活動,社團活動等方面:美國的高中在課程基礎設置方面都大同小異,但不同的是學術水平高的學校會為學有余力的孩子提供一些High Level的課程,如AP、CL和Honor課程。一般開設這些課程的數量,能較大程度上體現學校的學術水平。而不同科目的開設,也體現了美國學校對于相關科目的重視程度。此外,體育、社團活動這些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社會責任感的相關科目也必不可少,這也是衡量一個學校軟實力的體現。
? 國際學生比例:一般而言,一個學校合理的國際學生比例在10%到25%;在一個年級中,中國學生的數量不宜超過總人數的10%。超過這個比例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和跨文化交流非常不利。
? 教會學校及教會課程的設置:美國是一個以基督教文化和思想建國的國家。美國的很多學校都有宗教背景,不光一些高中是這樣,有些大學也是這樣。雖然中國大部分人沒有宗教信仰,但基于美國文化或西方文化的特點,麗格建議家長在考慮美國高中的時候,對于教會學校,大可去了解一下,是否可以接受。教會學校一般會設置與宗教相關的課程,學生需要在9-12年級期間修習相關課程,比如神學、圣經、宗教史等,有點類似思想品德課和美國歷史文化課,主要傳授與人為善、誠實和博愛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 學校的地理位置:一般而言,美國東岸的文化底蘊較好,優質學校也較多;并且,東海岸新英格蘭地區大部分頂尖私校所在的地區,整體治安都算不錯。而國際學生家庭考慮學校時,所在的區域、治安是否良好等因素也需要家長去考慮。另外,地理位置也涉及到學費和生活費的差別,美國東岸和西岸的學校較貴,學生每年花銷需6萬多美元,而中部地區的學費和生活費較低,每年大約在5萬余美元。
? 學生的畢業走向:大部分美國私立高中都提供大學規劃指導,雖然這些規劃指導并不能真正幫助中國學生,因為大多數的中國學生和家長對于升學的理念還是不一樣的,但通過看學校學生的畢業走向也可以提前了解這個學校的學生經常去的大學是哪些,哪一類的大學會比較青睞這個學校的學生等。
-
您好。制定選校名單需要考慮的方面有很多,是一個綜合考量的過程。
首先,您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包括:標化成績;學術長項;愛好/特長等等。我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考察好目標學校的學術特色、課程安排和課外活動的選擇,把孩子的特長/愛好與學校的特點匹配起來。
其次,您需要考慮您對學校的偏好,包括:男/女校還是混校;地理位置;學校規模;社區氛圍等等。
再次,您在制定選校名單的時候,選校的梯度要建立起來,這樣才能確保既有沖刺學校,又有保底學校。
總的來說,選校是一個需要結合孩子個人特色,并對學校進行綜合考量的過程。我們建議您和您的顧問應仔細商量,顧問對學校的了解會更全面和深入,在制定選校名單時能夠給您提供許多有用的建議。 -
您好:美國高中選校從以下幾個方面,我曾經專門在千聊中做過一期如何選校:
1、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選校一定要看飛機是否直飛,周圍大學資源、生活是否便利。
2、學校開設的課程是否有喜歡的:美國中學有IB和AP課程,每所學校的課程難度也不一樣;
3、特長和課外活動:例如學生喜歡機器人,這所學校一定要有機器人項目和比賽。
4、SAT平均分和大學升學走向:評價一所學校的好壞,一定要看學校的SAT平均分多少;
5、社區安全非常重要,所在社區的人均收入;
6、學校對中國學生的關注度,我最近就接觸過有一些學校學術很好,但在突發事件時,不從學生角度出發。 -
您好,選校是個非常個性化的過程,每個家庭每個學生的考量因素都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講以下幾個因素是比較重要的:(1)學校性質,例如男校女校,寄宿走讀,是否有宗教背景。
(2)學校的規模,包括學生的人數和校園面積 。有些學生性格開朗,愛交朋友,喜歡去規模大的學校。有些學生傾向于選擇氛圍溫馨師生關系緊密的小規模學校
(3)地理位置,可以根據學生對天氣的偏好,交通是否方便,該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水平,是否需要有親戚朋友在附近來選擇
(4)學術實力,建議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術潛力來選擇,匹配最重要,不需要一味追求學術牛校。
(5)體育和別的課外活動 ,是否提供學生感興趣或者擅長的課外活動,學生的特長是否能在學校得到發展。
(6)學費和生活成本。 -
匹配是一個很廣泛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所以需要在了解孩子以后才能幫助您更準確的分析。適合最重要。我覺得首先是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性格。學校的學術氛圍和活動能否支持孩子的持續發展。例如一個有冰球愛好的學生如果去了沒有冰球的學校就會導致他的愛好受到影響。如果一個性格活潑的孩子去到了一個嚴謹學風的學校也會變得拘束。此外,學校的位置,宗教背景,地理位置,規模,升學方向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對一個學校的考量是全方位的,我建議您可以和在讀的學生,家長以及顧問老師共同探討,在全面的了解之后再做決定,如果有條件去訪校會更好。期待和您進一步探討。
-
選校我們一直要談的是學校和學生之間的匹配,那么匹配就是要對學生和多學校有足夠的了解,真正了解學生并且真正知道學校需要什么樣的學生。
那么,為了做好這樣的匹配,我們就需要花一些時間對學生做足夠的了解。要對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他的潛力做充分的分析,要對他自己對自己的未來規劃做好充分了解,看看選擇的學校是否能在這方面帶給他足夠的空間,要對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規劃,家庭的教育理念進行充分的了解,另外,還要了解學生的性格,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抗壓能力做綜合的評估,最后結合對學校的了解匹配相應的學校。 -
這個問題的答案比較難量化,會包含很多感性的因素。從理性的層面,學校與學校之間可以有不同的維度來區分:學校規模、混校還是女校或男校、學校所在地(大城市附近還是鄉村地區;新英格蘭區和加州或者南方的文化也很不一樣)、學術、體育、課外活動等等,都可以看到學校之間的不同,而且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文化、氛圍。
另一方面就是比較感性的去接觸學校,體驗不同學校的文化、氛圍、人際關系等。可能就是一般所說的氣場是否吻合。這可能聽起來覺得不是很科學,但是學生、家長往往在參觀學校、和學校老師和學生溝通過程中會感覺出來。這也是為什么訪校很重要。因為美高,特別是寄宿美高,其實是家長在為孩子尋找未來4年的另外一個家。學生只有在一個有安全感的學校里,能夠開開心心生活的地方才能好好學習、交新朋友、真正挖掘自己的潛力,為未來大學申請和人生打好基礎。 -
匹配真的是一個很難解答的話題,只能說從最簡單的能量化的指標出發,您孩子的成績,托福,SSAT分數,有哪些特長,以及自己喜歡什么樣的地方,熱鬧還是安靜?這些先做一波初選,之后再根據這些初選出來的名單里,再做橫向的比較。就會細化到每個學校在學術,活動,資源,體育,藝術,地理位置等等做一一的對比,最終選出合適的學校,并做實地考察。非常建議學生去訪校,因為深入了解一個學校是否適合自己,一定要到當地去感受才能有最終的決定。老師推薦是一方面,有時候就跟“相親”一樣,“是否有眼緣”是個很個性化的東西。
-
挑選匹配的學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但是絕對的做到匹配不容易。但是要從哪些方面考慮呢:
1、學校的課程設置是否適合你,比如從挑戰的角度,是否有你喜歡挑戰的課程和師資匹配,有的學校沒有你深入研究和學習的老師,不過大部分頂級學校就不要擔心了。
2、課外活動是否有自己喜歡的活動和社團,這對你生活四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3、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比如你喜歡游泳,學校沒有游泳池,那就不適合你。
4、地理位置:你喜歡東西海岸的哪一邊?自己喜歡什么樣的氣候。
5、你喜歡的宿舍是什么樣子的,有的學校宿舍你根本不喜歡。
6、食堂的食物你是否喜歡,畢竟也是四年的生活
以上幾個條件是選擇匹配的關鍵,之外就要看你的目標是否可以在這個學校得到實現,學校是否可以幫你提升自己。
至于升學,排名這些都不是選擇學校最關鍵的。因為你的成績決定你能去什么學校。 -
美國有上萬所中學,開放給國際學生的也有好幾千所,如何匹配其實是一個相對比較復雜的問題。一般很多人都會看學校的課程,師資,大小,國際生比例,平均SAT,畢業生去向等。因為咱們大多數中國家長還是會以學術為導向的,那學術方面我們主要考量因素有:
1、學術及課外活動,學術方面,AP課程數量、榮譽課程數量以及大學學分課程設置,都是可考量的指標。另外,如果孩子某一科很有優勢,建議著重選擇開設該課程的美國中學。比如,一個孩子數學超棒,那建議選擇有數學AP的學校,甚至可以細化到微積分、統計學等分支。另外,學校是否提供優質的課外活動及參與國際性競賽的機會,尤其及要結合孩子自身情況,比如一個擅長馬術的女孩,當然要選擇有馬術活動得學校,興趣活動不但可以為升學加分,而且還能找到志同道合得外國朋友。
2、畢業去向,歷年學生平均SAT分數(頂級:1950-2000以上;杰出: 1850-1950分;優秀:1750-1850,優質:1650-1750);升學率,這部分需要看學校歷年的申請情況,申請入讀大學的學生比例是多少?藤校錄取率多少?歷年申請到top30院校的學生申請數據等,也是作為衡量學校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參考;比如賓州走讀Shipley中學,2015年藤校錄取率20%。
3、師資力量,學校師生比例,班級人數,這個數字越小越好,這樣師生互動性更好,學生關注度越高;老師的學術水平,學校有多少教師,他們的學術背景和教學歷史,當然這和中國一樣,有資歷背景的老師更受歡迎,他們的教學經驗更加豐富。師資力量方面比較容易把握的數據是學校的高級教師比例。
4、國際生比例,看國際學生比例,一般建議去國際學生偏少的學校,因為這樣學生才能更快的融入到美國本土的環境,當然國際學生包含了全球各個國家,所以在選擇學校時,也應該適當看一下中國學生的人數; ESL課程,有部分學校在校提供ESL課程,這對于語言能力不怎么好的學生非常有幫助,未成年的小孩初到陌生國家,交流和學習都是很艱難的一步; 學校對于國際學生的項目是否周全,包括對國際學生的輔導、活動安排等;
那除了比較重點的學術以外,對于低齡的孩子來說還有一些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1,寄宿vs走讀,其實寄宿相對比較簡單,沒有太多繁瑣的事情,這也是寄宿中學每年申請非常激烈的原因。但如果進不了比較好的寄宿學校,我的建議還是選擇走讀,前Pomfret招生官曾經說過:寄宿學校的老師因為要教學要做教練同時要管理宿舍,相對在學術上專注度沒有走讀學校的好;另外住家庭的話孩子可以更好地融入當地文化,當然前提是保證能夠找到優質的住家。
2,地理位置,在美國基本上教育質量差別并不會有那么大,所以基本上各個區域都可以找到非常不錯的學校。但相對來說最好是距離在飛機可以直飛到達的城市不超過2個小時的地方,因為對于大人來說旅途奔波都會覺得很累更何況孩子。另外建議自控能力不強的孩子最好不要在繁華的城市,因為誘惑還是比較大,相對有一些距離可以在假期再去探索。
3,區域選擇。選擇在哪個州,建議學校選擇的區域一定要比較好,因為這個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住家的質量,也相對比較安全!而且好的學區說明當地人的素質也是比較好的,所以在比較好的社區環境生活學習相對也是更加舒適的。當然如果是在小鎮市中心就會更加方便,因為平時難免孩子要出去超市或者看場電影什么的,也可以緩解孩子在學校的壓力。畢竟在國內大家都已經比較習慣城市生活,如果到了一個人煙特別稀少,交通的也不太方便的地方很多學生會不太適應。
4,還有一些細節的地方:首先是課程,學校開設哪些課程,特別是高階段的課程,是否有跟大學合作課程等;二外要求,是否必修,有哪些選擇;體育是否必修課,國際學生是否可以參加校隊;學費包含的內容(比如有些就是包含了午餐和校車);學校的學術支持,對于國際學生如果學術上有困難學校會給予怎樣的幫助;學校的校友情況等等,這也決定了學校的資源。
綜合來說美高選校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復雜的過程,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學生和家長直接去美國參加校園走訪,這樣可以更直觀的去了解官網上了解不到的一些數據和信息,另外孩子去到學校后也可以更真切的感覺到自己是否喜歡這所學校的環境和學校氛圍。
-
家長您好,未來幾年頂尖與優質的學府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如何挑選出匹配的學校,其實有很多方面,比如孩子的品性、學術能力、背景信息、家庭的期望值以及與學校匹配度等等,要考量因素有很多。建議與專業的教育顧問進行一個面試,做一個整體評估。畢竟專業的人做專業事才更有保障。
-
美高數量千千萬,從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一所難度系數不小,有幾個重要的因素可供參考。
在選校前,家長需要與孩子充分溝通,比如孩子的性格、愛好、對學校的偏好。根據這些,確定選校區域,比如說孩子喜歡海灘陽光,那么南部的弗羅里達是很好的選擇;想要去科技前沿,那么重點考慮加州洛杉磯硅谷一帶;時尚金融就多考慮紐約……
選好區域后,敲定幾所“能力所及”的學校,然后綜合考慮學校具體情況。建議多提供孩子的具體信息,然后參考專業老師的建議,少走彎路。
另外,當前受疫情影響,建議不要只盯著美高一條道,“多國聯申”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