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T顧名思義是理工科院校,并且也多半是集中在理工科。常春藤學校各有特色,并不是說適合某些選校的學生就適合所有。特別是MIT,如果你不是在理工科方面有極端突出的成就,并且拿過各種競賽大獎,不是Genius級別的學生,就不要輕易選擇MIT
-
您好:
每一所學校在招生上都會有自己的側重,同時也會注重學生的多樣性,也就是根據以前被MIT錄取的學生的資料,就算復制同樣的背景和經歷可能也不一定保證能被MIT錄取。目標是MIT的話,可以從這幾方面去努力
1. 標化:SAT 1520- 1580, 對于中國學生,最好能到1580+ , GPA : 年級 top 3% ,AP, SAT 2, 過硬的標化是敲門磚
2. MIT學校的價值觀包含創新、社區服務、合作以及多元文化。他們尤其希望看到申請者是think outside of the box, 有創新的思維,并且愿意將自己所學服務于當地社區的學生。所以在準備標化的同時,建議同時參加一些創新型科技、學術比賽,并多參加社區服務,活動中也要體現出自己的團隊協作和領導能力。 -
這位家長您好:
美國的大學即便是最頂級的學校,考量人才的標準還是比較統一的。首先學術要非常強,包含學校的課程gpa標化考試等等。同時對于頂級學校而言,也比較關注leadership,創新創造能力,研究能力。這些可以在活動背景和背景提升當中進行體現。MIT是頂尖研究型大學,所以除了這些基礎的申請條件以外,會比較關注學生的專業研究能力,以及學術壓力承受能力等。因為MIT的學術難度極大,課程壓力也比較大,所以學校希望學生能夠適應。另外作為研究型大學,學校還希望學生對于申請的專業,提前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研究經歷,比如在進入大學之前,已經拿到了相關研究領域的一些成就,比如發表論文和獎項等。這是一個綜合考量的過程,除了各方面的條件都要比較優秀以外,還需要具備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