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哪個機構有斯坦福網絡高中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的申請經驗?我家孩子北京IB國際學校7年級,文理均衡,有體育藝術特長。原擬8年級上學期申請寄宿美高,但家庭協商后決定放棄赴美。而國內其他高中也有諸多不足。因此考慮申請斯坦福網高。由于兩個原因:1、從該網站上了解,該校不是通常理解的STEM高中,而是采取類似頂尖寄宿美高的注重學生群體“多樣性“的錄取模式。學生運動員(高山滑雪、滑冰、擊劍等)和藝術特長生(芭蕾、古典歌手、合唱等)也不少;2、由于我們只有一所目標校。 所以,我們還是與一家中介機構合作梳理申請定位和把控申請過程。謝謝。
-
online學校并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學校,所以學生是否能堅持四年去上一個這樣的學校需要多考慮。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更多的是需要同學之間的交流,一起運動,一起聚會,一起學習,線上雖然也可以做但是畢竟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來得直接。您已經找了中介機構,那就聽顧問的安排吧。
-
STANFORD ONLINE是一個好的項目,但是如果孩子能夠再美國方便很多,很多學校的線下活動依然可以參加,并且實時上課,否則熬夜學習很痛苦。
如果家庭有特殊原因,孩子有特殊的需求的學生除外。ONLINE的好處是學生不管身處何地都可以學習。但是這要求高度的自律。對于美高,我們中國家長基本上幫不上忙,這時候,你要能確保提供一個環境,給孩子指導和幫助。就像美國大學都承認HOMESTUDENT一樣。否則,不太建議這樣做。
選擇美高,不只是因為教育好,還有學校提供的各種設施,社團活動,與全球同學線下交流和互動的機會。我們都知道網友的感覺,學生和老師也是網友的感覺是不如線下的感覺的,我們需要一起線下做一些事情去建立更多的信任和感情。如果家長能做到,即使不去美國校園,也可以定期去一下學校和老師交流和互動還是可以的。
只有一所目標,沒有機構敢保證一定成功申請到,關鍵看孩子的情況,就像申請過美國十大盟校的老師和團隊很多,但是家長如果說知讓幫主申請ANDOVER,哪個老師敢說他們可以。只能碰一下運氣。 -
這位家長您好:
我們之前有幫助學生申請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 和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Online High School的申請經驗。其實如果學生決定一直呆在國內的話,其實也不太適合讀美國的線上高中,一是因為上課都是實時上課,學生需要熬夜上課和寫作業,這對青春期正在發育的孩子身體影響很大。二是雖說是線上高中,但其實學校也會組織很多線下的活動,因此如果學生不在美國的話,會缺失很多美國的校園生活經歷。三是,一直上網課其實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挺大的,同時因為一直上網課的原因,所以孩子會減少很多跟其他同齡人交流的機會。
我的建議是,要不等疫情結束后繼續來美留學,要不就在國內申請其他更好的國際高中,因為長期上網課我并不認為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好處。 -
若上網絡高中,寄宿美高的精華肯定體驗不了,只好延遲到本科去文理學院體驗一下吧。但優勢也是明顯的,家長可以見證孩子成長,孩子有4年高中加深對中國文化理解。社交也不太成問題。總歸孩子在北京,節假日周末還是可以和以前學校的同學聚會,小區里也有同齡朋友圈,課外的美術課、網球班等等都有朋友圈,只是少了在學校里和同學課間的打打鬧鬧、互相追逐,以及學校的集體運動隊的參與感。我最看重斯坦福OHS的是嚴格的課程體系,師資強,文理兼備,且根據能力分班,選班靈活,要是上OHS,就全身心應對挑戰性課程即可,不用課外非心再搞自學了。科學實驗假期安排到斯坦福校園去做。目前北京民辦IB學校或Alevel學校、公立國際部,在課程體系上都有諸多問題。比如IB學校的IBDP課程組合太剛性,時間安排滯后(3門HL都在12年級結束),寫作任務又過量,IB學校的9-10年級課程是MYP和IGSCE雙線并存的,也很尷尬,9-10年的美高不少孩子已經開始考AP了;公立國際部必須高一搞校本課程,11-12年級才學AP,授課方式也偏應試,不是啟發性討論性的;民辦英式學校(IGCSE、AS/AL)往往理工強,文科弱。竟然OHS的文科比IBDP還強,理科比AP和AL都強,所以一旦上OHS,肯定就Full time最合適了。
-
你真的放心讓孩子上四年“電大”么?
我是美高過來人(家長)。孩子們已在校園度過兩個學年。去年11年級因疫情回國,至今一年整。如果單說課堂學習,孩子們反映約有八成校園學習成效,但是,其它所有都沒有了——這才是寄宿美高留學最精華部分。因此,今年年初,下定決心,堅持回到校園。
坦率說,我很難想象孩子四年完整高中,都在網上度過。留學,可不只是學點課堂知識這么簡單。尤其是活潑好動的孩子,需要同伴社交。那些所有需要動手、團隊協作的部分,他到哪里去尋求、獲得、實踐呢,譬如,科學課實驗、各種組隊的球類、戲劇、樂隊,以及與老師、各類成年校友的互動?而且,網課最大隱患,是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就看著孩子一邊吃東西,一邊看微信,一邊上課。因為,上課的老師根本看不見他在做啥。久而久之,養成這種習慣,一定的很有傷害的。
一句話,網課只是萬不得已。因此,至今才未成為潮流——否則,誰不喜歡低成本、高效率的教學模式呢?這也是美國許多大學,還有許多美高,都在第一時間張羅著秋季線下開學的原因。
孩子小時候,咱都知道需要家長的陪伴。到校園上課,其實,就是需要成年老師的陪伴、呵護。這,就是私立寄宿美高重點要做的事。一所真正優質的美高,校園里的成年人,需承擔起“替身爸媽”(Substitute parents)的職能。校園,才有“全人教育”需要的場景。網課,因為沒有接觸,這重效果會大打折扣。只要想象那么多農民工,用個電話跟老家孩子聯系,最終才有了困難的“留守兒童”這一群體。一根電話線、一根網線,可是替代不了這種陪伴的。
當然,咱也不清楚題主的實際情況。不過,我從家長角度看,建議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