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最需要做的是提升自己并且有所證明。比如托福分數刷一刷,做做自己網站,搭建些社交平臺。
2. 真的覺得某個學校匹配自己特別棒的話,拿出功夫去深刻了解下學校,做一些有影響力的事。
拿我美國的學生來分享例子,在等offer期間,有機會就來參加學校各種offline及online 的event,有條件的話,所在community的volunteer 做起來。另外,就是這一點就是大陸國際生弱勢的地方,一個是時差參與學校的活動不方便,一個就是想真正投入自己對學校的喜愛層面,幾乎沒有任何層面去實現。
再說個提示,4月之前,如果還沒做parent interview的,抓緊準備準備,可以setup個parents school meeting,介紹下各自的value和concern,這個時候父母的強勢背景加持就有可能讓孩子上岸。 -
家長您好!一般申請結束到 3 月 10 日出結果期間孩子最好寫 2-3 封的跟進郵件,最后一封表忠心的郵件最好在 2 月底 3 月初的時候發給學校,因為大部分學校在這個時候已經經過了幾輪的討論,對于要錄取的學生也有了初步的決定,這個時候表達忠心是最合適的。
信的內容主要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上一封郵件以來的一些進展,主要目的是給學校展現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生形象,并沒有說申請結束了就什么都不做了,也還是在積極參與很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第二部分就需要再次重申一下學生和申請的學校相匹配的地方,比方說學生的 STEM 很強,學校正好這方面也有很好的資源和項目等等,跟 Why School 的文書有點類似。信的開頭或者結尾需要禮貌地感謝一下招生辦,對于自己非常想去的學校,可以在郵件結尾強調一下,如果學校給自己 offer 的話一定會去。
最好不要直接問學校目前進展如何,即使問了學校也不會直接答復。 -
家長您好!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融尚南希伙伴已經做了三場《美高申請遞交之后家庭還能些做什么?》的答疑直播了,而且每一場的重點和主題都不一樣:回答了很多關于錄取的問題;介紹了學校在這段時間一般是怎么樣去審核材料的;學生和家長在這個階段還能做什么?如果需要觀看直播回放的話,可以私信我。
另外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我不建議家庭直接和學校溝通,因為學校在不了解一個家庭的情況下,是肯定不會透露任何材料的任何信息的,但是如果有學校信任的顧問,那么學校一般會通過顧問去取得學生的相關信息。 -
第一,不必聯系學校。很可能是,招生辦不會告訴你任何信息——現在是美高招生決策的時候,沒多少時間理你。但可能給顧問透露點信息,轉彎抹角問你到底去不去,要你確定下來它必須是你的第一選擇。任何猶豫,要么就是進WL,要么就是拒了。所以,申請結束后,繼續調研學校,再次排序,然后“等待”這個問題的出現。否則,到時有兩三家學校問你同一個問題,也很難答復。
第二,給孩子放個假吧。申請不易。你我如此,孩子們也一樣。
第三,可以考慮暑假要不要上個銜接班什么的。看看心儀學校或者錄取學校“數學”課程起點,有無拾遺補漏的地方。看看美高的科學課9年級是哪門先上,是物理、化學,還是生物,對應著“預習”一下,看看難點在哪里。看看歷史、英語這些文科類科目——中國留學生最大那個痛點。或許,這個現在就可以開始。當然,任何時候開始都不嫌早。
第三,看看出入境航班、線路,如何銜接,確保出行全程的安全。疫情下,如今大不易。每年8月中旬開始,都是留學生航班,數萬人同時上飛機,你想那陣仗有多大。機票,到時總是一票難求。現在就在看起來,隨時注意動態。從家里出門,到美高進門,全程都是“自助游”。每個環節,都得規劃、安排得十分仔細。
第四,問問銀行學費購匯、匯款問題。如今“反洗錢”風聲緊。即便你在香港有賬戶,也可能不易動用。在國內,最新外管政策如何,5萬額度有變化嗎?
第五,記得馬上給孩子申請一張信用卡(附屬卡)。美高讀書,學費之外另需50%的額外花費,大多要刷卡、要現金(這點,美國跟中國可大不同。許多地方,美國人很喜歡現金)。給你個鏈接(http://m.61mw.com/event_2050),把花錢的事說得特清楚、完整。
第六,想想更長遠的日子。美高留學,是一種長期甚至終生的生活選擇,并非一趟4年的長途旅行。美高之后,美本呢?美本之后,美研么?美研之后,留美么?想留美,只能大約一成人有本事心想事成!咱們自家怎么看,親子關系如何處理,爸爸媽媽是否準備到美國生活……能做的事情,真不少。如今,我就整天在想這些。
然后,“躺平”著等待。焦慮不能幫我們解決問題,除了制造更多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