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戀愛影響讀書嗎?不見得啊!
個人感覺美國學校對高中談戀愛聽之任之,沒有把它當作一件壞事。我們教師會上,有教師提某某與某某談戀愛,盡管大家不認同,也就是一笑了之。舉例:一位臺灣來的成績倒數的男生,追求一位校芭蕾跳了十年,且成績排第一的英國移民的女生,他們居然好上了。大概這女生也想了解一下異國風情。多年后,我聽說他們上大學不久就分手了。女生依然熱愛讀書,后來去了哈佛或杜克大學讀法學博士。 -
首先,從孩子心理和身體發展來講,青春期談戀愛是正常的,因為他們充滿了對異性的朦朧感,比較期待去探索。
第二,家長不要去想著阻止談戀愛,12-18歲是人生的第三個逆反期,這個階段更多的會跟家長對抗,所以你現在越阻止,越不聽你的。我們要去引導,而不是去圍堵。
第三,遠在海外讀高中,本身就是孤單寂寞,加上青春期,有時候需要異性的鼓勵和支持,所以不要采取硬的方式去溝通。
第四,公立學校也不少,不要覺得是國際學校和美高的問題,國內公立初中很多都是在公交地鐵上抱在一起了。所以不是學校性質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家長家庭教育的問題,如果孩子出現問題,家長要思考你與孩子的溝通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去阻擋或者指責孩子。 -
這是很多家長經常問到的問題,突然想起黃磊在被記者問起關于女兒多多戀愛的問題時,他說“我覺得早戀這個詞兒就挺混蛋的,初戀應該是一件正常的事,青春期的情竇初開應該是一種美好的事!”他也很坦誠的對記者說:不會干涉13歲女兒多多談戀愛,她有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回答對很多中國家長來說,無疑是讓人大跌眼鏡。其實家長可以想想自己還年少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一個欣賞或者心儀的人?所以孩子戀愛本身是沒有錯的,也只有情竇初開的年紀才敢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愛意。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戀愛了,第一反應應該不是制止和想方設法的拆散,而是應該引導孩子正確的面對感情,對孩子開明和信任并不代表要讓他放任自由。家長要給予孩子尊重和保護,保護他們的人格也保護他們的感情,要讓孩子明白凡事都要有自己的原則。如果家長因為孩子戀愛就一味的批評和指責,不僅起不到疏導作用,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導致他更加叛逆和極端。再回到家長提出的是否美高和國際學校的孩子校園戀愛更普遍,其實并非公立學校的孩子較少談戀愛,而是因為大環境和文化的因素,導致更多戀情是在地下進行的,不會讓身邊的家長知道。美高和國際學校的孩子思想相對西化,父母也相對開明,所以可能家長會覺得身邊聽說的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