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英高和美高各有不同的特點。英高的課程相對來說更專注,尤其是到了A-Level階段,學生只需要選擇3-4門感興趣的科目深入學習,學術壓力不會像美高那樣多樣化的要求那么大。而且英國的教育體系時間比較緊湊,通常16歲開始A-Level,18歲就可以申請大學,這種安排對一些目標明確的孩子來說是很合適的。美高的話,更注重全面發展,會提供很多選修課、俱樂部和社會實踐的機會,這種模式非常有利于開拓眼界,發展軟實力。而且美高會強調個人特質的培養,比如演講能力、領導力、團隊合作等,這種綜合性的教育氛圍可能會讓孩子的視野更加開闊。
-
家長您好:
讓我從學習壓力和開拓眼界這兩個角度來比較英高和美高:
1.學習壓力方面:
英高:
- A-Level/IB課程結構相對固定
- 考試集中在最后階段,壓力較大
- 科目選擇較少,通常4-5門核心科目
- 教學進度較快,要求自主學習能力強
- 重視期末考試成績
美高:
- 課程選擇更靈活,可根據興趣選擇
- 評分標準多元(日常作業、小測、項目等)
- 學分制度,壓力分散在平時
- 選課自由度大,可以調節難度
- 更注重過程性評價
2.開拓眼界方面:
英高:
- 課外活動相對較少
- 學術氛圍較為傳統
- 國際學生比例通常較高
- 文化體驗側重英倫特色
- 假期較長,有更多自主安排時間
美高:
- 豐富的課外活動和社團
- 多樣化的選修課程
- 強調全面發展
- 運動、藝術等機會多
- 社區服務和實習機會多
- 文化交流活動豐富
建議:
1. 如果孩子:
- 喜歡自由探索
- 想嘗試不同領域
- 期待多元化體驗
→ 可以優先考慮美高
2. 如果孩子:
- 學習自律性強
- 有明確的學術目標
- 適應獨立學習模式
→ 可以考慮英高
3. 選校具體建議:
- 美高可以選擇學術要求適中的私立學校
- 英高可以選擇較為靈活的IB課程學校
- 考慮地理位置和文化環境
- 關注學校的特色項目和支持系統 -
這個無論英高和美高都會有滿足您孩子要求的,但從開拓眼界來說,從國家的角度,一般說來還是美高。
-
Hi,
1. 首先,英國的IB和A-level和GCSE,很注重考試成績,這個和我們的體系很切合,但有一點,那就是孩子想真正的深入的去探索自己的興趣和領域,不如美高所帶來的機會更多。美國的高中生,是完全有機會和平臺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并且可以很深入的去進行挖掘(當然平臺和資源,及金錢要夠得上)。比如之前初中生改造了自己家的一輛車的發動機,來作為學校暑期夏令營室外降溫的空調,這種事,在英國私校上并不常見。
2. 學習壓力,和國家無關,教育越好=地區越貴=生活的居民和周邊質量越高=越卷,這個不少美國top15的學校,有和劍橋牛津交流的機會就可以看的出來。
3. 美高的課程,還是相對更固定一些,比如部分學校甚至美本錄取上,有強制的4年英語數學的學習,那么對于不想每年都學數學的孩子來說,比如走文科的孩子,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去為了滿足畢業要求去執行這個操作。
4. 開拓眼界的話,可能更多的還是看家庭的實力更多。比如去非洲的項目,英高美高都有學校會做,那么就是金錢的投入。本身指望學校來開拓眼界,實話實說,孩子除了課上讀讀書,聽聽課,課后完成下作業,剩下的俱樂部/體育/藝術的時間,是個人愛好上的延申。
謝謝,希望幫得到。 -
美高課程比較靈活。你讀2年英高,還可以讀兩年美高畢業。反過來就難很多。 再就是,你可以在英國讀寄宿美制的國際學校,最后拿美高的畢業證。當然美國也有英制的國際學校,但是都是走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