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有給他簽合同嗎?需要重新找寄宿家庭。如果確實是這樣情況,您有更換寄宿家庭的權利,那監護人就可以隨著更換。別人介紹的, 可以先通過這個“別人”溝通一下。有問題, 您可以咨詢我們,這方面相對有經驗。我們遇到這種情況, 會立即把學生挑換出來,以免學生的學習生活受到影響。
-
家長您好!看到您寫的情況我感到很難過。在我近幾年的觀察中,走讀生寄宿家庭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不可否認絕大多數的寄宿家庭主要動機是經濟收入-這無可厚非,但經濟目的達到后,他們的文化水平和修養能否達到中國家長的預期呢?能否像我們家長期望的那樣幫助孩子提高語言、了解美國文化呢?是否能全情投入地為孩子安排參加校外的各項活動呢,使走讀留學生和走讀美國本土學生一樣積累豐富的課外實踐呢?不能說沒有,但我認為作用十分有限。所以選擇走讀學校的風險得失是值得好好考慮的。
小楊老師在布朗上了兩年學,對普羅維登斯的情況非常熟悉。不夸張地說,除了布朗和羅德島設計學院所處的College Hill,在城市的其他區活動,一定要注意安全!就算是布朗校區,到了晚上學生出行都是可以約校車,或者是約同學陪走(學校的項目,人多更安全...)
看您的描述您似乎是自己聯系的寄宿家庭,沒有機構代理。那么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換學校,一種是您可以委托機構辦理學校,機構會為學生尋找寄宿家庭(我有一個波士頓附近的機構可以推薦,生活顧問是非常靠譜的老師,非常負責而且很有想法),另一種是直接去寄宿學校,這個我和羅依德先生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給我們發站內信! -
這個寄宿家庭是通過什么渠道找到的呢?如果學校找的,可以讓學生直接和學校的負責老師來反饋這個情況。如果是通過第三方機構安排的,那就請第三方機構安排更換寄宿家庭。
但美國是講究證據的,在找學校或者第三方的時候,一定要有所準備,免得最后被寄宿家庭倒打一耙,影響到孩子的身心。之前,我幫一個走讀學校的學生做轉學,那個學生就是和寄宿家庭有問題,要換住家,說住家家里的種種問題,在沒有收集充分證據的情況下,找學校的國際生老師溝通,結果學校協調的時候,提到那些事情,住家不承認這些事情,學生也沒證據,最后住家要告學生污蔑。沒辦法,學生最后就決定轉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