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總體來講:
1、美高課程選擇及GPA對孩子學術和成績的評價會有最終影響,所以,一般中國孩子建議在理科上能夠盡量選擇高的課程,以理科的基礎能夠輕松地完成數學和科學課程
2、英語和歷史因為教學方式、非母語、閱讀量大等因素,如果孩子的語言不過關,剛開始是會有些難度的,但美國人文類的教育并非死記硬背,孩子要開放思路、多思考,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多跟老師交流課程要求
3、宗教課程在非宗教背景的學校大多不會是必修課,可以考慮在12年級再學習一年。宗教課程不會存在聽不懂的情況,同人文類、哲學類的課程,不是唯一答案,重在理解
所以,孩子既然出去了,就要鼓勵孩子適應美國教學模式,多交流溝通、積極討論,家長有時擔憂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
看孩子個人情況,總體來說,語言基礎好、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會很快度過適應期。理科生物較難,陌生詞匯多,人文學科主要考查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閱讀量。所以,孩子長期以來的閱讀能力以及英語能力對未來美高的學習至關重要。
如果去教會學校,孩子提前讀一讀圣經,會對他有幫助。有的學校宗教課程的宗教色彩不那么濃,主要是引導孩子對人生的思考,同樣語言能力是基礎。
宗教色彩濃厚的學校會要求上四年宗教課程。 -
@杭州點點媽:孩子到學校,都要進行語言測試,英語和數學,根據他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班。差的還會安排ESL課,去了上課都沒有問題。哪怕高分的孩子,對于歷史類的課程都還是感覺難。當然也有很多牛娃除外。能不選的就不選,一定要選的,只能加班加點,然后可能還是C。這個沒有辦法啦。現在的托福刷高分,我個人認為不是學術要求要那么高,而且申請的人太多了,只能先從標化上刷人。很多學校在幾年前申請的時候只要求提供托福成績,并沒有具體分數要求。
@浙江翰媽:我兒子英語一般。聽力還過得去。這個是我最擔心的問題。
@時間海:如果英文一般,去到美國就比較吃力啊。
@蘇州柯媽:宗教課聽不懂的,作業難哦。
@杭州點點媽:宗教課是國內孩子去的最大天敵,還有美國歷史這類的人文課。
@北京煜媽:宗教課大多是4年,是主課。不用擔心,不是所有的宗教課都難,基督教學校相對比天主教學校的課程要好一些,這是我們的感受。而且學校本身的宗教色彩不濃的話,課程也不會很難。我們剛去的時候也覺得難,3個月后就是適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