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如果只看中升學成果,那可以在國內讀書。應試教育的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美高給與學生的不僅僅只是升學成果,塑造的是一個完整的人,還有不一樣的思維模式。
-
1、這位家長你好,我也是學生家長,實驗國際部網站披露的美本錄取信息(matriculation)是真實的。但和頂尖美高相比差距還很大。比如我查過美國私立高中(NICHE走讀寄宿混合排)第13位(女校第1位)的紐約走讀高中Brearley School,平均每年畢業53人,41%升入藤校,且進入藤校的畢業生中,50%是進入了哈耶普三所大藤;如果加上斯坦福、芝加哥、MIT、CIT、約翰霍普金斯、西北、杜克、牛津、劍橋、威廉姆斯(文理學院第1)、Amherst(文理學院第2)這些,累計進入頂尖美本的比率55%。北師大實驗國際部藤校率也就11%(2020屆154個畢業生中,18人進入藤校,其中3個大藤),按同口徑計,進入藤校和其他頂尖美本共計42人,頂尖率42/154=27%.。這個水準UWC世界聯合學院全球平均值相當吧。那么北師大實驗國際部藤校率10%相當于排名多少的美高呢?我查了NICHE排名77位(寄宿走讀混合排)的St Andrews School 圣安德魯學校(特拉華州),藤校率10%,頂尖率15%。
2、實驗國際部入學時候的托福成績平均達到110+以上,這是胡扯的,還有的學生只有中考成績,壓根沒考托福呢。2020屆國際部畢業生托福平均分達到112.3分,其中80%超過110分;SAT平均分1503分,約70%超過了1500分。這是畢業的結果。入學時候不是這樣的。國際部入學時要進行英語分層教學:高二開學時會根據學生的托福成績進行英語分層教學:托福110以上進入P1層,由外教Steven講歐美文學課程;托福105分至110分的同學進入P2層,由曹向前等老師講授英語語言與寫作和SAT考試的課程;托福90分至105之間的同學進入A層,學習SAT考試的內容;托福90分以下的同學進入R層,主要學習托福。數學也是分層教學,P層、A1層、A2和A3層,以及R層。具體分層數據我不掌握。但入學時候托福平均110分肯定不可能。
3、我認為孩子要是有能力進入排名第100名左右的美高(若是中國國籍又無綠卡那就只能進入寄宿的了,前100名里頭只有20所寄宿的,其余80所都是走讀),肯定要比在實驗國際部有更好發展的。因為美高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藝術、體育特長、文科(第二外語)等,美高會提供更多機會。美高下午3點放學就要去強制參加體育運動,體育特長生更是每年有三個賽季,無數校際比賽要去參加。北師大的學生就是把這些課外活動的時間拿來學習和考AP吧!國內的“內卷“很厲害啊。
我思考過以上問題。特此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