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您好!這個問題需要綜合來評估,提供一下我們的規劃思路給您參考。一般我們幫孩子規劃活動之前,都需要先綜合評估一下孩子目前的情況,并和孩子的目標進行差距分析,然后再按照差距的重要程度來整體規劃安排,重要程度一般按照 學術 > 標化(包括英語運用能力)> 活動 這樣的排序,活動包括運動/才藝/領導力和社區服務等。在學術和標化達到基礎目標之后,活動才能錦上添花,如果前兩者還需要孩子花比較多的時間精力的話,不建議再為了申請增加新的活動,先把目前的活動做好做精。
在孩子有余力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分析孩子的整體活動 profile 還有哪些欠缺,比方說孩子的運動中是否有美國高中比較常見的團體運動,是否有美高重視的社區服務活動,是否有體現孩子領導力的活動等等,這些活動不僅能豐富孩子的履歷,增加孩子的競爭力,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融入美高的生活。
如果孩子在這些方面都有非常好的表現了,而且也游刃有余,那可以考慮嘗試發展一些新的才藝。但是從實際執行的角度出發,任何一門才藝都需要積累,家庭需要考慮這門才藝可以給申請加多少分,是否值得孩子額外花那么多的時間精力去做,同等時間精力如果用來提升目前的活動說不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
第一,才藝是為了申請才發展的么?
第二,現在幾年級,有多長準備時間?如果在小學低年級,或許還有可能;小學高年級甚至初中,”發展別的才藝“,真的可能么?不同的學校,可能有不同的才藝特色、方向。為申請而發展一項新的特定才藝,現實否?
第三,重要的不是什么樣的才藝,而是”你為什么喜歡這個才藝“、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從中獲得了什么收獲。琴棋書畫,都不過是個形式。除非是那種特別在乎運動、才藝競賽的美高(即所謂真正的特長生),否則沒人會太在乎你是演講、聲樂、器樂,還是籃球、足球、機器人——這些,都是形式。
第四,”比較擅長“是怎么個概念?得了什么”美高知道的獎項“?這些,都需要實事求是、謹慎評估。譬如,跟北上深一線城市的”頂流學校“看齊。
許多人都說什么市獎、省獎,在當地知名公立或者私立學校排名靠前,可沒幾個招生官知道中國有幾個省、哪些省很突出。除了北上深和南京、成都、杭州、廣州,其它地方還有幾個是招生官和美高知道的呢?你看他們到內地招聘,大多都不會去北上深以外的內地城市。 -
才藝有兩項,差不多夠了。有精力發展一下運動方面的才能,因為運動能力在美國高中最受歡迎,更勝于才藝。
舉一例:我曾經輔導過多年的全才美國女生。她打高爾夫球十年,辯論賽是州冠軍隊的隊長,mathcounts數學競賽是州冠軍隊一員,鋼琴演奏可以被邀在教堂的婚禮上獨奏,英特爾科技大賽進入 final list,AP考試通過 17門,其中 16 門五分。高中畢業前獲總統獎,上白宮接受總統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