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_午夜天堂一区人妻_成年私人影院网站在线看_A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麗格教育】波士頓Lily老師

高級特邀顧問(CNP)
1485贊 1114粉絲 68最佳回答
短信

萬字申請經驗干貨!體育特長,超強親和力,成就頂尖美高主教高中的“逆襲”!

閱讀: 1280     發表:4年前

Joey同學檔案:

當前學校:Hillside School

申請年級:9升9

入讀學校:Episcopal High School


點擊【閱讀原文】聽Joey家庭講座!


學生怎么說

1. 美初中的挑戰及應對

很多國內的家庭都會擔心我們在美初就讀的學生,學術方面是否有挑戰,但就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只要努力,學術不是太大問題。我在國內就讀的是一個公立學校,托福當時考的也不高,英語算是比較差的,但我在美初這兩年半中,其實就第一年拿過一些B,比如說英語,歷史等對英語要求高的課程上。人文類的課程,我可能在剛開始是沒法做到得心應手的,但后面我就慢慢在這個沉浸式的環境下快速提升上來了,逐步學會了用英語去思考,去交流,這個過程對于我來說,其實也就花了一個學期的時間,到后面兩年,我的成績就基本全A了。


另外一個挑戰就是體育了,美初對于學生的體育參與度是有要求的,而且我們申請美高的時候,是需要填寫活動列表的,那么你就要在申請之前,有一些真正在做的事情的。大部分中國學生可能會喜歡參加機器人俱樂部,或者網球這種相對比較平和的運動,不過我是想參加一些競技類的項目,所以我選擇了摔跤和長曲棍球。可以說,這兩個項目在我申請時是很有幫助的,因為中國學生通常比較少有人參加這類項目,能夠在這些項目上獲獎的就更少了。


再者,寄宿美初的團體活動可能對一些中國學生也是一個挑戰。我個人建議大家一定要注意多融入,因為寄宿美初是一個小社會。你需要在很多的團體活動中展現你自己,并向大家表示你很友善的個性,這樣子大家才會更容易更愿意跟你交朋友,你才能比較好的融入集體,而這個融入對我們在美初的成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在行為規范方面,中國學生其實大部分都是比較容易遵守學校的行為規范的。因為畢竟國內還是管的嚴,美初對于學生對老師的尊重程度也很看重的,這對中國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另外,一定不要做一些學校禁止做的事情,比如說抽煙喝酒。當然美初學生中喝酒的也很少,畢竟這個環境已經是非常安全的了,但是我們每隔兩三年還是能夠抓到學生吸電子煙的,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出國前給孩子限定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包括電子產品,比如說我們學校,不會給學生手機,只提供iPad,所以學校是能夠查到學生使用網絡的用途的,管的是非常嚴的。但這個其實也是好事,相當于為美高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因為等到美高的時候學校就不會管那么嚴了,晚上也不需要交手機等電子產品,但是你還是會養成這個習慣,10點左右就去睡覺,不會再去熬夜看手機之類的。


總的來說,寄宿美初其實還是比較有挑戰性的,因為對于大部分中國學生來說,即使寄宿也是跟爸爸媽媽在同一個城市,可能五天寄宿,周末回家,大體還是在家庭這個氛圍中的。但寄宿美初就不一樣了,直接跟爸爸媽媽隔著太平洋,每天都待在學校里,周圍全都是英語環境,不是你自己的母語環境,對于十四五歲的孩子來說,還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建議大家出國之前就開始鍛煉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英文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社交的能力等等,這樣能夠讓孩子在進入美初后更好更快的融入進去。


2. 開拓視野,成為國際公民

美初帶給我很大的一個成長是開拓視野。大家都知道,寄宿美初的學生群體是非常多元化的。


比如說我在美初的朋友中就有一個俄羅斯人,有一個來自百慕大的黑人,有一個猶太人,兩個墨西哥人,還有白人等等。那么在交往中,我們對他們的文化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說因為我們學校有日本人,韓國人,所以我還會說些簡單的日語和韓語,也會了解到他們的禮儀,或者是文化禁忌等。這樣你見的人多了,也就知道應該跟不同的人怎么打交道了,這跟在書本上學到的的文化常識可是不同的。因為見識的多了,也就理解了這些差異性,也就有了更大的心胸和眼界,而不會僅僅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3. 我的美高申請

我的高中申請可以分兩個兩個部分,也就是通常咱們所說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我的硬實力雖然不弱,但也不是特別強,首先我的成績基本全A,而且在美高最看重的學期,也就是9年級上半學期,我拿了3個A+,我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不過在標化上,我也就托福107, SSAT98%,不算特別突出,尤其是托福上面。


然后軟實力上,我參加了摔跤和長曲棍球,并且都進入了校隊,并且也跟著校隊拿過一些獎項,不得不說,我們學校雖然在學術上可能不如其他美初,但體育上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是男校。


另外,在領導力方面,我在學校擔任了一個類似學生會主席這樣的一個職務,這個職務全校共有4個人,而我是唯一的一個中國人,這就說明了,我可能是中國學生中最受歡迎的,能力最強,也比較受老師認可的,所以我才能當上這個職位。


在校外活動上,我主要是和媽媽錄了太平洋母子對話錄,這個活動還是比較獨特的,在高中申請的時候,也是幫助了我很多,體現了我們對于中美文化差異性的感受和樂于分享的品質。


所以總的來說,我的托福不是那么好,只是勉勉強強的達到錄取我的高中主教中學要求。不過在申請結束后,我覺得標化和成績是敲門磚,然后在這些都能過坎的情況下,體育和其他活動才是真正起決定作用的


4.?感謝麗格,專業靠譜

在申請過程中,我很感謝麗格老師,在很多方面都給了我蠻大的幫助。比如說我之前參加過麗格組織的戲劇營,在這個戲劇營里,他們請了安多福的老師來指導學生,對我來說,是個非常的有收獲的項目。在這個活動中,我也發掘了自己在戲劇上的興趣,最后和大家一起產出了一些作品,這個在我后期的活動列表上也有體現。


另外,麗格老師還幫我申請了Hotchkiss的夏校,我當時選的是辯論的項目,而且因為我在夏校的表現非常好,還爭取到了夏校老師給我的寫的一個總結信,這在申請中也是非常有用的。再者,我因為比較忙,有時候不能及時的回復學校郵件或者處理一些緊急事情,麗格老師都會及時去提醒我。而且在我寫一些比較正式的文稿或信件的時候,麗格老師都會幫我先看一下,并過一遍,這樣子就可以確保沒有什么不得體或者不正確的信息傳遞出去,盡量給學校老師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


另外,在文書和面試部分,麗格老師們給我們的幫助非常大,文書老師非常專業的幫我修改所有的文書,有些甚至改了6稿才最終定稿。他們會從最開始的溝通挖掘,再到根據學生特性量身定做文書主題,然后再反復進行修改,一直改到大家都滿意為止,所以最后的文書和材料等也是非常能夠凸顯我自己個人特點的。


面試部分,可能因為我畢竟是中國孩子,沒那么放的開,所以麗格老師給我找的也是安多福的前招生官進行模擬面試,老師就會在這個過程中帶著我了解學校,教我如何做學校的school research等等,所以我說如果沒有他們給我的幫助,我和我媽是絕對做不到這個效果的。


5.?給到未來要讀美初高家長們的建議

首先,如果孩子是在寄宿美初或寄宿美高就讀的話,我個人是十分不建議陪讀的,為什么呢?首先,美初一年的花費大約在50萬人民幣左右,孩子可以在這個全英文環境好好練習英語,這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快的進階,但如果家長去了,孩子下午5點以后的這段時間,其實還是在母語環境中,個人覺得是很浪費的,這還不包括父母陪讀過去會產生的額外費用,所以其實是沒有必要來陪讀的。


另外,在寄宿美初,學生會面臨很多需要自己解決的問題,比如能否自己管理好學習,能否處理好老師和同學的關系等等,遇到矛盾怎么處理等等等等。做個不恰當的比喻,美初就像一個小社會,老師就像是政府,那學生在這個小社會中如何定義自己的角色,如何完成老師交代給自己的差事,如何做好人際交往。這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養,但家長過去后,很可能這些成長機會就被剝奪了,因為你跟這個小社會的聯系不夠緊密,而學校有些機會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爭取的。比如說我如果不去申請學生會主席這個職位,那我就永遠得不到,所以在美初這個社會中,是需要學生有主動性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Proactive,去主動尋求機會,并盡量讓自己突出,最好能擔任一些領導職務,這樣在申請美高的時候,才能有優勢,而家長過來則有可能會在這些方面起到反作用。


另外,在美初一定要注意與老師的溝通,毫不夸張的說,寄宿美初里邊老師就是孩子在美國的爹媽,所以一旦和老師相處好了,首先不說推薦信老師肯定會幫你寫的好,而且在很多事情上的便利度上,老師都能提供很多的幫助。甚至于說,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我要晚交一會作業,只要我跟老師好好溝通,也是沒問題的。


最后,再給大家總結下,其實我應該算是一個逆襲的案例,因為我自己的美初其實也不算好,不是頂尖的Fay,Eaglebrook 等學校,而且我的硬件實力也沒那么強,主要靠的也都是一些軟實力的東西申請到了主教高中。所以我覺得,其實標化這些并不一定要非常好,只要夠門檻就可以了,但你要有特色,要讓學校非常立體的看見你是個怎么樣的人,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我前面提到的,如何抓取機會,讓自己能夠stand out出來,在每年那么多的申請者競爭下,如何能抓住學校眼球。我相信肯定有些學生成績和標化都比我好,但還是被主教拒絕了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考慮好自己孩子的特點,并做好長期培養



家長怎么說

1. 從上海公立到寄宿美初,

尋求最適合Joey發展的路徑

我們家Joey在出國前一直是在上海的公立學校讀的小學和初中預備班。他是一個比較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喜歡體育運動,也很喜歡和人打交道,所以我們一直覺得他在公立學校里其實并不是特別匹配。再加上因為我一直在外企工作,對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還是蠻感興趣的,也逐步覺得西方的教育能夠給孩子一些不同的視角,也能夠讓孩子相對全面的發展起來,所以我們在Joey小時候就開始考慮這個方向。在Joey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帶他去參加了一個波士頓附近走讀學校的夏令營,在這個夏令營中,他和當地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做各種各樣的手工,還有一些體育活動,藝術活動等,所以雖然項目只有兩周,而且Joey當時的口語不是太好,但總體的融入非常好,再加上我們后來發現他本身性格也是比較成熟的,我們就初步決定了走美初這條路線


在考慮了要去讀美初后,我了解到有一位人在美國的朋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寄宿美初,我剛好也有機會去看了下學校,然后我就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模式。所以在Joey六年級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準備讓他去申請寄宿美初,通過一年的準備,他也很順利的申請到了Hillside School。


現在回過頭來看,兩年半的美初對Joey個性的成長,全面的發展還是非常有幫助的,而我們申請美高的過程,也是對他美初的一個成長總結,同時也對他將來要往什么方向走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2. 作為家長怎樣來支持已經在美初的小留學生?

首先家長要意識到的是在美初這樣的一個環境下面,學生和老師以及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其實跟國內是有一些不一樣的。因為國內學校家長的參與度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在美初他們非常關注的是老師和孩子之間的直接溝通像Joey在美初讀兩年多的時間里,我幾乎是沒有碰到過老師到我這里來告狀的情況,這并不是說Joey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很完美的,而是當他在學校犯錯,或者沒有做好的時候,老師不會先到我這里來告狀,而是會直接去跟孩子談,讓他意識到出了哪些問題,然后再指導他慢慢去改正。


所以很多事情我都是在事后才知道的,反而是老師會在孩子有一些比較好的事情或表現的時候會來告訴我。比如說,老師看到Joey寫了一篇文章覺得特別好,就會寫一個郵件告訴我說你兒子寫的這個東西特別有趣之類的。所以我覺得咱們家長要能夠理解到美初的教育特點,然后跟老師有一個好的溝通,但也不要過于深入到很具體的事情里頭去,反而是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跟老師溝通,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鍛煉


但同時,我們也要去關心學校的事情,不能走兩個極端。比如所有關于孩子的事情我都要知道,事事時時的去找老師,但也不能因為距離時差的關系,什么事情都不管,覺得反正孩子已經交給老師了,那自己就可以什么事都不關心了。我們都知道,其實美國學校還是很講究社區感的,美國人通常所說的這個社區就是指一群你在不同環境中身邊的一群人,比如說你的學校就是一個小的community,或者說你工作的環境也是一個community,你自己住的小區也有可能是一個community。


在學校這個社區里每天都會有很多事情發生,作為家長我們要去多關心,然后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里去給學校做一些貢獻。這種貢獻可以是多方面的,有些家長有可能會比較關心學校捐款方面,因為在美國的私立學校中,捐款其實是一個傳統。那么這種對學校做貢獻其實有的時候并不一定是錢,學校講究的是你的參與度,而捐款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我們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對學校的支持,比如說很多學校會有到中國來招生的這種活動,那么我們中國當地的家長其實也是可以去提供一些幫助的,這都是力所能及的。另外,再比如說,今年的疫情期間,很多美初美高的家長在了解到學校買不到很多口罩手套之類的防護用品的時候,會主動從中國買了寄給學校,那么這其實都是對學校這個社區的一種參與,也就是說你要去參與到學校的一些活動中去給學校做些貢獻。


另外,就是盡量在一些關鍵節點上多參加學校的活動,比如說家長會,家長們就可以很好的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但我因為剛好時間不合適,沒法參加家長會,學校還專門提供了一個可以和每個老師電話溝通的機會,所以我每年的家長會都會去預約時間跟每一位老師去做一個溝通。


另外,美初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活動就是家庭日,有的是在春季,有的是在秋季,通常會利用一個周末的時間。家長們會在周五的時候來到學校,然后學校會組織一些活動讓家長去了解學校的一些教育理念等,這也會是一個很好的和老師溝通的機會,所以家長都可以去積極的參與進去,和學校保持一個良好的溝通。


除此之外,美初學校每年在學期結束的時候都會有一個頒獎典禮,但我自己非常遺憾的是前兩年都沒有去,本來想著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去參加孩子美初的畢業典禮,但是今年因為疫情的關系,畢業典禮就被取消了,所以這也是我和Joey最大的一個遺憾,就是沒有能參加他的初中畢業典禮,所以建議大家如果有孩子在讀美初的話,盡量在一些關鍵的環節能夠多多去參與學校的活動,這對孩子在學校的參與度也是會非常有好處的


3.?我是如何選擇顧問機構的?

在Joey七年級下學期結束后,因為就要逐步開始準備申請美高了,所以我是在我們學校學長的介紹下認識了麗格的Lily老師,然后經過跟Lily老師的討論,我就選擇了Lily這邊。


我當時主要是從幾個方面來考慮的。一個方面,因為我們是在美初等于孩子是在美國,我是在國內,兩邊有時差,我覺得如果能夠在美國當地找一個顧問公司,那么他們是可以和孩子有一個比較好的溝通,這樣不會有時差上的問題,而且因為Lily老師他們的辦公室離我們孩子的學校也比較近,萬一有什么事情的話也會比較方便。我自己的話,因為我在國內白天也是比較忙的,那么我要到晚上才有空,所以我晚上也正好是他們上班的時間,所以從時間點上考慮,我覺得我找在美國的顧問公司是會比較方便,這是一方面。


第二個方面,因為他們的公司是在美國,所以他們會對當地的一些情況比較了解,他們也會去跟當地的一些美高去做密切的溝通,積累的人脈也會比較多,所以從這兩方面考慮,我們當時就選擇了麗格。


4.?美高申請中的經驗

·? 第一個就是時間進度的把控,這一個是非常關鍵的。因為美高申請是一個系統工程,它不是說像我們在國內中考或者高考去參加一次考試就好了,它是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比如Joey剛剛提到的GPA,標化,活動,文書和面試等,還要去訪校等等,前前后后就有一年多的時間,所以其實這一段的時間怎么去做規劃是蠻重要的。


我們當時是在Joey的八年級入學后大概10月份的時候跟麗格簽約的,在接下來的4月份我們就和麗格老師一起做了一個計劃,因為10月份到4月份之間是一個常規的工作的時間,所以主要的工作就在學校成績單,活動等方面的一個管理,所以這部分還是相對比較簡單。?


在進入了4月份以后,我們把從4月份開始一直到美高申請的1月份里每一個月要重點做些什么樣的事情,都跟麗格老師做了有重點的規劃。也就是說我們每個月重點是做什么事情,比如說有標化考試,什么時候要去考托福,什么時候要去考SSAT,然后什么時候去做訪校,什么時候去上夏校,什么時候做標化的準備,什么時候做面試的安排等等。另外,我們每個月的工作任務上又分了幾個條塊,比如這個月你在GPA方面要做什么?標化考試方面每個月的重點是什么,活動方面每個月的重點是什么?面試準備方面每個月的重點是什么?


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按照計劃來走,當然計劃有的時候也會調整,但是總體來說框架和關鍵的節點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們規劃清楚了以后,我覺得我們整個美高申請的過程中,就沒有手忙腳亂,也沒有那種特別慌張或者說是特別焦慮的階段。因為大家都有一個預期,Joey自己也知道,麗格老師和我也知道說這個月我們重點要做什么,如果這個月我們的一個目標沒達到,那么后面有什么時候是可以再去補救的,所以整個的過程就非常順利,按部就班的走下來了。


·? 第二個我覺得比較重要,也是我覺得我們做的比較好的,是校單的選擇。美高的學校比較多,不像美初那樣比較簡單,所以在這么多的學校里到底應該去選什么樣的學校,我當時也是摸不著頭腦的。幸運的是在Joey八年級開學前,他們學校給8年級學生安排了大概一個禮拜的訪校,看了大概十來所Hillside附近的美高,這對Joey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他就可以去實地的看看那些學校,而且他們去訪問的時候,美初也是跟那些高中的招生辦公室聯系過的,所以這些招生辦公室也會安排老師去帶他們去訪問,所以他們可以比較好的去了解學校。


除了Joey的這次訪校外,我在八年級的家庭日活動后,因為剛好他們有一個小長假,我又帶著Joey去看了4所學校,當時是請麗格老師幫我們做了預約,所以我們在八年級的時候就已經看了大概十來所學校了。另外,在Joey8升9的那年暑假,我們參加了Hotchkiss的夏校,在兩周的夏校開始之前,我們又提早一周過去,看了大概十個學校,所以這樣七七八八的加起來,我們就大概看了20多所學校了。這20多所學校看下來以后,再結合我們自己對學校的一些官網的研究等,然后我們再跟Lily老師一起商量,確定哪些學校是適合Joey的,最終選定了我們真正要去申請的學校


這些學校選定了以后,我們是在九年級申請的時候又做了正式的訪校和面試。也就是說我們在最后正式面試的時候,其實有一部分的學校我們已經是第二次去了,所以我們全家對學校的了解是比較深入的,在面試的時候也是有比較多的話題可以去跟學校談,所以整個校單的選擇,我覺得還是做的相當不錯。Lily老師在這中間和我們來回的討論,關于學校的定位,學校的氛圍等等,也非常給力。而我們的申請結果下來,沒有收到一封拒信,就是要么給我們錄取,要么給我們等待,這也說明了這些學校都是比較認可我們的,我們在選校上面的匹配性是把握的非常好的


·? ?第三個我覺得還比較值得去說的就是訪校和面試的準備。除了學生個人的準備,我覺得家長也是要在訪校的安排和面試上多花一些心思的。我們家長在面試前也做了對學校的全面了解,也去找了一些學校的學長去尋求經驗,也非常重視和學校的溝通以及后續的跟進。這些事情我們全家都配合起來去討論,跟一個親子活動一樣的,去探討自己對不同學校的感受,以及后續應該做什么等等,所以學校會看到整個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面的一些表現。比如我們后續的一些跟進有些是孩子發郵件,有些是家長發郵件,會有一些不同的分工,所以整個的過程也是比較順利的。


·? 第4個就是在申請的過程中,對孩子的特點的把握和呈現,我覺得也是蠻重要的。Joey剛才講到了在申請過程中個人特點的問題,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的,但在激烈的美高申請過程中,家長是蠻容易焦慮的,也是蠻容易去跟別的家庭和孩子來比較。那么一比,就容易迷失掉自己,就會忘記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哪些長處,哪些是短板。


另外家長也要知道其實美高在招人的時候,也是要各種各樣不一樣的學生來多元化校園的,而我們可能平時會比較習慣于單一標準,但是美高其實它不是一個單一標準的選拔模式,他們還是要講究多樣性的。所以我們就要大膽的去看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什么樣的特點,然后去把他的特點呈現出來,展示出來,就會比較好。比如說Joey,他體育比較好,也比較喜歡社交,但他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學霸,也不像很多孩子在藝術方面,樂器方面有天賦之類的。


但如果你去拿這些東西跟人家比的話,就會覺得我們這個孩子什么都不行,但其實他非常獨特的地方在于這種挑戰自己的勇氣,對于競技性體育的熱愛,還有他在學校和整個社區里面良好的融入,還有他的社交能力,當我們把這些特點能夠很好的表現出來的時候,我們也是可以贏得一個非常好的錄取的


5. 麗格老師在美高申請過程中的幫助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覺得麗格和Lily老師對我們的幫助還是蠻重要的。首先就是對于孩子的定位,因為畢竟我們家長看到的孩子少,或者是我們家長眼里的孩子會很不客觀,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有的時候我們又覺得自己的孩子這個方面不如人,那個方面不如人,老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所以多多少少我們對孩子定位的時候會有所偏差,而這個時候就要去靠專業的顧問老師。因為他們比較有經驗,見過的孩子也比較多,他會很清楚的知道這個孩子在整個競爭態勢中會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然后還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給到一些很有用的建議,我覺得這個還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個就是在學校的選擇上面,因為我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做些研究的,我也會去看看學校的網站之類的。但是不管是看學校的網站也好,還是我們自己去訪校也好,對學校的了解還是不會太全面。那么Lily他們因為做美高時間比較長,也會有一些以前的學生去到不同的美高中,他們會比較知道說怎樣的學生在進入怎樣的美高后,是一個怎樣的狀況,還有什么樣類型的孩子去到什么樣的學校以后,他會比較適合。所以我們當時是花了不少時間去跟Lily老師探討什么樣的學校對Joey來說是比較適合的。我們也是在探討過程當中逐漸發現,主教高中是非常適合Joey的一個學校,然后就把它作為我們的一個主攻方向,最后也是很順利的拿到了錄取。


第三個就是我剛才講到的孩子的一個特點的呈現,我覺得這也是Lily他們給到我們比較大的一個幫助。比如說我看到很多美高申請中,學生都會去做視頻,我原來也有這個想法,我就覺得人家都做視頻,那我們也要去做視頻,就成為了一個固定思維。結果真正要開始去做的時候,我發現我們根本沒辦法做,因為很多做視頻的孩子,要么有藝術方面的特長,要么有樂器或者舞蹈等方面的,這種就特別適合用視頻來表現,但是我們的特點其實是不大適合用視頻來表現的,所以當時我們其實有點迷茫。但即便迷茫,我也從來沒有想過不做視頻,因為我想人家都做,那我們必須得做。幸虧后來麗格的老師跟我說,其實Joey的素材還是比較多的,做視頻反而不好,不能夠完全體現他的這些材料,所以我們后來就把視頻放棄了,采用了其他一些比較多樣化的呈現方式來把Joey的一些特點呈現出來。


公眾號
ivytalenteducation
【麗格教育】是一家總部在美國麻省波士頓,并在中國北京、上海和深圳設有實體團隊和線下辦公室的國際教育升學顧問機構。是美國大學招生咨詢委員會(NACAC),美國獨立教育顧問協會(IECA),美國SSAT考試管理中心 (EMA)的認證機構。從2009年開始,麗格團隊就致力將美國本土優質且豐富的教育資源提供給學生,以讓學生入讀適合且優質的美國學校為目標,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指導和提升,成為更好的自己。 【麗格教育】的創始人波士頓 Lily從2008年開始專業從事留學咨詢及私校升學。Lily老師及麗格團隊本著“專業、真誠、務實、靠譜”的做事?格,留學規劃和申請服務全程公開透明,為選擇和信賴麗格的家庭傳遞真實可靠的信息。以不辜負麗格家庭的信任和選擇為初衷,為學生爭取適合且滿意的錄取為導向,幫助?部分客戶實現了“優質適合有利于學生長線發展的學校”的錄取結果!
... 更多
公眾號二維碼